《筹笔驿》

时间: 2025-01-10 22:47:31

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管乐有才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

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猿鸟犹疑畏简书,
风云常为护储胥。
徒令上将挥神笔,
终见降王走传车。
管乐有才原不忝,
关张无命欲何如?
他年锦里经祠庙,
梁父吟成恨有余。

白话文翻译:

猿鸟似乎也在畏惧这简陋的书信,
风云也常常为我保驾护航。
只是让上将挥舞着神笔,
最终只见降王骑着传车而去。
管乐本有才华,确实不虚此生,
关张却无命,究竟该如何?
将来的某一年,经过锦里祠庙,
梁父的吟唱却是感慨多于遗憾。

注释:

  • 猿鸟:指猿猴和鸟,形容环境的荒凉和孤寂。
  • 简书:简陋的书信,指贫乏的文字交流。
  • 储胥:可能指代历史上某种防护力量或隐喻。
  • 上将:比喻有权势的人物。
  • 降王:象征失败的国王,或是历史上的某位被俘的王。
  • 管乐:指古代著名的音乐家,象征才华。
  • 关张:指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关羽和张飞,暗指英勇却无命运之人。
  • 锦里:美丽的地方,象征繁华。
  • 梁父:指历史人物,吟唱与遗憾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3年-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晚唐著名诗人,因其诗作风格独特、意象丰富而被誉为“诗中之龙”。李商隐的诗常常蕴含深邃的哲理,情感细腻,语言优美。

创作背景:

《筹笔驿》写于李商隐晚年,正值政治动荡之际,诗人对时局感到无奈与失落,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与对自身命运的思考。

诗歌鉴赏:

《筹笔驿》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情感深度的诗作。整首诗通过对比与隐喻,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思考和对自身处境的反思。开头两句“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描绘了一个孤寂的环境,通过“猿鸟”表达了自然界对书信的畏惧,反映了诗人对文字传递的重要性的感慨。而“风云”则象征着时代的变迁与无常,暗示着外在环境对个人命运的影响。

中间部分提到“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表现了即使有才华的将领也难以改变历史的命运,象征着英雄的无奈与悲哀。后续的“管乐有才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则是对历史人物的反思,指出了才华与命运之间的无情对比,令人在感慨之余也生出一丝无奈。

最后两句“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则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与对过往的追思。诗人以“锦里”象征繁华的未来,但又不乏对历史遗憾的叹息,显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猿鸟犹疑畏简书:表达了自然的孤寂与人类文明的脆弱。
  • 风云常为护储胥:隐喻时代的变幻对个人命运的影响。
  • 徒令上将挥神笔:即使有才华的人也难以改变历史。
  • 终见降王走传车:历史的无常与英雄的无奈。
  • 管乐有才原不忝:指向历史上的才华横溢的人物。
  • 关张无命欲何如:反映出对命运不公的深思。
  • 他年锦里经祠庙:展望未来的美好与繁华。
  • 梁父吟成恨有余:对历史遗憾的追思与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猿鸟、风云等自然景象比喻历史环境。
  • 对仗:诗中行句的对称美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 隐喻:通过历史人物的提及,映射个人的感受与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深厚的历史感,为背景,反映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和对历史的思考,展现了一个有才华的人在历史洪流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渺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猿鸟:象征孤独与无助。
  • 简书:代表文字的脆弱与人际关系的疏离。
  • 风云:象征时代变迁。
  • 上将:象征权势与无奈。
  • 降王:历史的悲剧与英雄的陨落。
  • 管乐、关张:才华与命运的对照。
  • 锦里、祠庙:象征未来的美好与对过往的追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猿鸟”象征什么?

    • A. 宇宙的浩瀚
    • B. 孤独与无助
    • C. 友谊的珍贵
  2. “终见降王走传车”中的“降王”指的是?

    • A. 失败的国王
    • B. 胜利的英雄
    • C. 普通百姓
  3. 本诗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未来美好的憧憬
    • B. 对历史的感慨与无奈
    • C. 对爱情的赞美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李商隐的《筹笔驿》与杜甫的《春望》均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但李商隐更侧重于个人命运与历史的对照,而杜甫则更关注国家的兴衰与个人的忧国忧民之情。这种对比体现了两位诗人在历史背景下的不同情感表达与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商隐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