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

时间: 2025-01-26 04:03:55

云昏失南山,雷过撼北户。

天其哀此民,畀以三日雨。

未言高下足,十已得四五。

雨势殊未已,喜色遍农圃。

稽手谒龙公,愿言终有秋。

民饥不敢辞,惧贻明主忧。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雷雨
云昏失南山,雷过撼北户。
天其哀此民,畀以三日雨。
未言高下足,十已得四五。
雨势殊未已,喜色遍农圃。
稽手谒龙公,愿言终有秋。
民饥不敢辞,惧贻明主忧。

白话文翻译:

在阴云密布的天空下,南山的轮廓已经看不见,雷声轰鸣震动了北边的门户。上天为这苦苦挣扎的百姓感到悲哀,赐予他们三天的雨水。虽然尚未说出高低的丰歉,但已收获了四分之十。雨势仍未停止,田地里喜悦的气氛弥漫开来。我双手合十,前去拜访龙王,祈愿秋天能有好的收成。百姓们因饥荒而不敢辞说,生怕给明主带来忧虑。

注释:

  • 云昏:云层阴暗,形容天气阴沉。
  • :震动,摇动。
  • 天其哀此民:天似乎为这些百姓感到悲哀。
  • :给予,赐予。
  • 十已得四五:十分的收成已经获得了四五分,形容丰收的希望。
  • 稽手谒龙公:合掌向龙王祈求。
  • 明主:明智的君主,指统治者。

典故解析:

“龙公”常指龙王,古代人们认为龙王能掌管雨水,祈雨是农民的普遍信仰。在中国古代,雨水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生长,因而诗人特别强调民众对雨水的渴望与祈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一生经历了国家的沦陷和动荡,许多作品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与忧愁。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农耕社会,农民对自然气候的依赖极大。诗中表达了对雨水的渴望与对百姓生活的忧虑,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艰难与对丰收的期待。

诗歌鉴赏:

《雷雨》通过细致描绘雷雨来临前后的情形,展现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开篇描绘阴云密布、雷声轰鸣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紧张与期待的氛围,似乎在暗示即将来临的改变。接下来,诗人转向对百姓的关怀,通过“天其哀此民”的句子,表现出上天对百姓苦难的同情,也反映了诗人心中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在描述雨水降临后,诗人用“十已得四五”的笔触,传达出丰收的希望与期待。同时,田地里“喜色遍农圃”的描绘则进一步增强了这种希望感。在最后两句中,诗人通过向龙王祈求,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与对当前困境的无奈。这种对比使得诗歌情感更加深刻,既有对自然恩赐的感激,也有对人间疾苦的忧虑。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了阴沉的天气和雷声,暗示着即将到来的雨水。
    • 第二联表达了上天对百姓的同情,并赐予他们雨水,展现出一种自然的关怀。
    • 第三联通过丰收的比例,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
    • 第四联描绘了农民们的欢喜,雨水的降临给他们带来了生机。
    • 第五联是对未来丰收的期待,表现出对秋天的美好愿望。
    • 第六联则体现了百姓因饥荒而不敢言辞的无奈,传达了对明主的忧虑。
  • 修辞手法

    • 比喻:把天气的阴暗与百姓的苦难相联系。
    • 拟人:上天似乎能感受到人间的苦难。
    • 对仗:如“云昏失南山,雷过撼北户”,形成整齐的对称。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雨水的渴望,反映了农民在饥荒中的无奈与对丰收的期待,以及诗人对国家的忧虑与关怀。

意象分析:

  • 阴云:象征着困扰与悲哀。
  • 雷声:预示着变故,暗示着雨的降临。
  • 雨水:象征着希望与生机。
  • 农圃:代表着人民的生活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云昏失南山”是什么意思?
    A. 云朵遮住南山的轮廓
    B. 云彩呈现出南山的美
    C. 南山变得更加清晰

  2. 诗人向谁祈求丰收?
    A. 天帝
    B. 龙王
    C. 地神

  3. “十已得四五”表达了什么?
    A. 收成差
    B. 收成好
    C. 没有收成

答案:1.A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体现了对国家和百姓生活的关切。
  • 王维《使至塞上》:在自然景观中渗透人文关怀。

诗词对比: 陆游的《雷雨》与杜甫的《春望》都关注民生,表现出对国家和人民深切的关怀,但陆游更侧重于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战乱对人民的影响。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历史背景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陆游诗全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