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中观新竹有感》

时间: 2025-04-28 02:22:36

粉署窗前小竹林,子孙蛰蛰得春深。

土膏肥迸苍龙角,地发抽迟紫玉簪。

檐近十分饶宿溜,墙高终日硋层阴。

南风昨夜阳和透,放出参天劲节森。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粉署窗前小竹林,子孙蛰蛰得春深。 土膏肥迸苍龙角,地发抽迟紫玉簪。 檐近十分饶宿溜,墙高终日硋层阴。 南风昨夜阳和透,放出参天劲节森。

白话文翻译

在官署的窗前有一片小竹林,它们繁茂地生长,感受到了春天的深沉。 土壤肥沃,竹笋像苍龙的角一样迸发出来,地面上的新竹像紫玉簪一样慢慢抽出。 屋檐下经常有积水,墙很高,整天都遮挡着层层阴影。 昨晚南风吹来,带来了温暖和生机,使得竹子展现出参天挺拔的劲节。

注释

  • 粉署:指官署。
  • 蛰蛰:形容众多、繁盛的样子。
  • 土膏肥:土壤肥沃。
  • 苍龙角:比喻竹笋。
  • 紫玉簪:比喻新竹。
  • 宿溜:指屋檐下的积水。
  • 硋层阴:层层阴影。
  • 阳和:温暖的阳光。
  • 劲节:指竹子的坚韧节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元杰(1206-1246),字仁伯,号梅野,南宋诗人。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此诗可能是在官署任职时,观察窗前竹林有感而作,表达了对自然和生命的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徐元杰任职官署时,观察窗前竹林的生长情况,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和活力,从而引发了对生命力和自然美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窗前小竹林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诗中“土膏肥迸苍龙角,地发抽迟紫玉簪”形象地描绘了竹笋和新竹的生长过程,比喻生动,意象鲜明。后两句“南风昨夜阳和透,放出参天劲节森”则表达了春天的温暖和竹子的坚韧,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力的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粉署窗前小竹林:开篇点明观察的地点和对象,窗前的小竹林。
  2. 子孙蛰蛰得春深:形容竹林繁茂,感受到春天的深沉。
  3. 土膏肥迸苍龙角:土壤肥沃,竹笋像苍龙的角一样迸发出来。
  4. 地发抽迟紫玉簪:地面上的新竹像紫玉簪一样慢慢抽出。
  5. 檐近十分饶宿溜:屋檐下经常有积水。
  6. 墙高终日硋层阴:墙很高,整天都遮挡着层层阴影。
  7. 南风昨夜阳和透:昨晚南风吹来,带来了温暖和生机。
  8. 放出参天劲节森:使得竹子展现出参天挺拔的劲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苍龙角”、“紫玉簪”等,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竹笋和新竹。
  • 拟人:如“子孙蛰蛰得春深”,赋予竹林以生命和情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窗前小竹林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命力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 小竹林:象征生命的繁茂和春天的生机。
  • 苍龙角:比喻竹笋,象征新生和活力。
  • 紫玉簪:比喻新竹,象征成长和坚韧。
  • 南风:象征温暖和生机。
  • 劲节:象征坚韧和不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苍龙角”比喻的是什么? A. 竹笋 B. 新竹 C. 土壤 D. 屋檐

  2. 诗中“紫玉簪”比喻的是什么? A. 竹笋 B. 新竹 C. 土壤 D. 屋檐

  3. 诗中“南风昨夜阳和透”表达了什么? A. 寒冷 B. 温暖 C. 阴暗 D. 干燥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通过描绘春江晚景,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
  • 王安石《梅花》: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对坚韧和生命力的赞美。

诗词对比

  • 徐元杰《部中观新竹有感》与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但徐诗更侧重于对生命力的感慨,苏诗则更侧重于对自然景色的描绘。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徐元杰诗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