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孟五少府》

时间: 2024-09-19 21:21:09

秋气落穷巷,离忧兼暮蝉。

后时已如此,高兴亦徒然。

知君念淹泊,忆我屡周旋。

征路见来雁,归人悲远天。

平生感千里,相望在贞坚。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孟五少府》
作者: 高适 〔唐代〕
秋气落穷巷,离忧兼暮蝉。
后时已如此,高兴亦徒然。
知君念淹泊,忆我屡周旋。
征路见来雁,归人悲远天。
平生感千里,相望在贞坚。

白话文翻译:

在秋风萧瑟的深巷里,愁苦的心情与暮蝉的鸣叫交织在一起。时光已经如此沉重,内心的欢喜也显得无奈。知道你在思念我这漂泊的生活,我常常回忆起与你的交往。征途上看到归来的大雁,让人倍感思乡的悲伤。我们的人生虽隔千里,却在坚贞的情谊中相望。

注释:

  • 穷巷:指深巷,形容环境的孤寂。
  • 离忧:离别的忧伤。
  • 徒然:白白地,毫无意义。
  • 淹泊:指漂泊流浪的生活。
  • 周旋:指往来交往。
  • 征路:行旅的道路。
  • 归人:回到家乡的人。
  • 千里:形容距离遥远。
  • 贞坚:指坚贞不渝的情感。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征路见来雁”,是在表达思乡之情时常用的意象。大雁南飞,象征着归乡的人,传达出离别与思念的情感。此外,诗中“平生感千里,相望在贞坚”也体现了朋友间的深厚情谊,强调了即使相隔千里,依然心心相印的信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适(701年-765年),字达夫,号白云,唐代著名诗人,生于河北。作为盛唐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他的诗风豪放,常以边塞诗闻名于世。他的作品表现了对国家的热爱以及对友人的深厚感情。

创作背景:

《寄孟五少府》创作于高适与友人孟五少府分别之后,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及对离别的感慨。这首诗写于秋天,秋天的萧瑟正与离别的愁苦相呼应,情感愈加深沉。

诗歌鉴赏:

《寄孟五少府》是一首充满思乡和离别情感的诗作。诗的开头便以“秋气落穷巷”设下了凄凉的基调,秋天的凉意与萧瑟的环境相互交织,给人一种孤独的感觉。接着,“离忧兼暮蝉”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愁苦。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流露出自己对离别的忧虑与思念。

在表达对友人的思念时,诗人提到“知君念淹泊”,暗示了对方也在关心自己漂泊的生活。诗人在思念中与友人之间产生了无形的联系,显示了深厚的情谊。

最后的“平生感千里,相望在贞坚”总结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尽管两人身处不同的地方,但却有着同样坚定的情怀。诗人以自然景象为背景,抒发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展现了唐代诗歌中那种浓厚的人情味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气落穷巷:秋天的气息在寂静的巷子里弥漫,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2. 离忧兼暮蝉:离别的忧伤与暮蝉的悲鸣交织在一起,增强了孤独感。
  3. 后时已如此:时间已经过去,情感依然沉重。
  4. 高兴亦徒然:即使有些快乐的心情,但在此刻似乎也显得毫无意义。
  5. 知君念淹泊:知道你在思念我这漂泊不定的生活。
  6. 忆我屡周旋:回忆起我们曾经多次的交往。
  7. 征路见来雁:在旅途中看到归来的大雁,令人感伤。
  8. 归人悲远天:归乡的人在遥远的天空下感到悲伤。
  9. 平生感千里:一生中感受到的千里之遥的距离。
  10. 相望在贞坚:在坚贞的情谊中彼此相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秋天的气息与离别的愁苦结合,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拟人:将蝉鸣赋予情感,使其与离别的忧伤相连。
  • 对仗:如“征路见来雁,归人悲远天”,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秋天的景象与离别的情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惆怅,展示了即使在相隔千里之遥的情况下,深厚的友谊依然存在。这种情感的坚韧与恒久,成为了诗中的核心思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离别与思念的季节。
  • :代表着暮夏的结束和孤独的哀鸣。
  • 大雁:象征着归乡,传达出思乡的情感。
  • 千里:暗示着相隔的距离与亲友间的牵挂。
  • 贞坚:象征着坚定不移的情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秋气落穷巷”的意境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友人的离去
    B. 孤独与忧愁
    C. 自然的美丽

  2. “征路见来雁”中的“大雁”象征什么? A. 旅行的快乐
    B. 思乡与归属
    C. 友谊的坚定

  3.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自然的描绘
    B. 友情的珍贵与思念
    C. 对人生的感慨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与高适的《寄孟五少府》都表达了离别之情,但王维的诗更偏向于自然景象与友人的相送,而高适则更加突出了思念与相隔的痛苦。两者在意境与情感上有异曲同工之处,但风格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高适全集》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