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王寅甫》

时间: 2024-09-19 21:43:25

共惜余春赋式微,莫教当饭失苗藜。

行行直度南云北,得得还寻东院西。

白发已应随日长,黄鹂更与尽情啼。

试哦小雨轻埃句,绝胜前村滑滑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王寅甫
作者:牟巘 〔宋代〕

共惜余春赋式微,
莫教当饭失苗藜。
行行直度南云北,
得得还寻东院西。
白发已应随日长,
黄鹂更与尽情啼。
试哦小雨轻埃句,
绝胜前村滑滑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春天即将结束的惋惜,提醒人们不要因为生活琐事而遗失了春天的美好。诗人描绘了自己在南北行走、在东院和西院之间的搜索,感叹白发渐生,随着日子延长而愈加明显,黄鹂在树梢上欢快地鸣叫,似乎在尽情享受着这春日的美好。最后,诗人提到细雨轻轻拂过尘埃,感到这情景比村庄里泥泞的景象要好得多。

注释

字词注释

  • 赋式微:赋有的文风衰微,这里意指春天的诗意即将消失。
  • 苗藜:指的是一种野菜,象征着生活的日常。
  • 得得:指反复寻觅。
  • 黄鹂:一种鸟,鸣声悦耳,象征春天的生机。
  • 小雨轻埃句:指小雨轻轻落下,打湿尘土,形容细腻的情景。

典故解析

  • “白发随日长”:暗含人到老年,时间流逝的无奈。
  • “黄鹂”:象征春天,常与美好生活联系在一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牟巘,宋代诗人,性情洒脱,诗风清新,擅长描绘自然和人情,作品中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春末时节写成,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描绘,抒发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活日常的思索。

诗歌鉴赏

牟巘的《次韵王寅甫》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呈现了春天的短暂与美好。全诗以春天的余韵为主线,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的珍惜和惋惜。开头两句“共惜余春赋式微,莫教当饭失苗藜”直接点出主题,强调了春天的美好与生活中日常琐事的冲突。

接下来的描写通过“行行直度南云北,得得还寻东院西”展现了诗人游历的情景,表现了对春天美景的追寻。白发与黄鹂的对比,进一步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试哦小雨轻埃句,绝胜前村滑滑泥”则以细雨的清新画面来结束,显示了自然界的美好远胜于人间的泥泞。整首诗不仅有着优美的意境,也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令读者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思考生命与时间的关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共惜余春赋式微:共同珍惜这春天的余韵,文采逐渐消失。
  • 莫教当饭失苗藜:不要因为吃饭的琐事而错过了美好的生活。
  • 行行直度南云北:在南北之间行走,直视天空的云彩。
  • 得得还寻东院西:反复寻觅着东院和西院的美景。
  • 白发已应随日长:白发的生长与日子一同延长。
  • 黄鹂更与尽情啼:黄鹂在春天尽情地歌唱。
  • 试哦小雨轻埃句:尝试吟哦小雨轻轻落下的句子。
  • 绝胜前村滑滑泥:比起前村的泥泞,小雨的景象要美好得多。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比作文采,赋予其情感。
  • 拟人:黄鹂的鸣叫被赋予了情感,表现出春天的生机。
  • 对仗:如“南云北”与“东院西”,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珍惜生命中的美好时光,感慨春天的短暂与生活的琐碎,勇于追寻生命中的美景与欢乐。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希望与生机。
  • 白发:代表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黄鹂:象征春天的歌唱与生命的美好。
  • 小雨:表现自然的清新与细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黄鹂”象征什么? A. 秋天
    B. 春天
    C. 夏天

  2. “白发已应随日长”中的“白发”指的是什么? A. 青春
    B. 年龄的增长
    C. 美好的回忆

  3.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来表现春天的美好? A. 泥泞
    B. 小雨
    C. 白雪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春宵》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牟巘与苏轼:两位诗人在春天的描写上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牟巘偏重于细腻的情感描写,而苏轼则更注重豪放的气魄。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