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游栖岩寺
作者:李益 〔唐代〕
晚上梯延洞,通宵兴莫穷。
高明千嶂月,清爽一岩风。
坐久衣衫润,吟馀物象空。
举头星可摘,疑在广寒宫。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栖岩寺夜晚的宁静感受。诗人夜晚走入洞中,通宵达旦,兴致无穷。高高的山峰映照着明亮的月光,清凉的风在岩石间轻轻吹拂。坐久了,衣服都被湿气浸透,吟诵诗歌时,周围的景象似乎变得空无一物。抬头一看,星星仿佛可以摘取,让人怀疑它们是否在广寒宫中。
注释
- 梯延洞:梯延指的是山间或岩石间的梯子,洞则是指山洞,意思是夜晚走入山洞。
- 兴莫穷:兴致无穷,形容作者夜晚的兴奋和愉悦。
- 高明千嶂月:形容千山万峦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明亮。
- 清爽一岩风:指从岩石间吹来的清风,给人以清新之感。
- 衣衫润:衣服因湿气而湿润。
- 吟馀物象空:吟诵诗歌后,周围的景象似乎显得空洞无物。
- 星可摘,疑在广寒宫:抬头看星星,感觉就像可以摘取,怀疑它们是否在广寒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益(约747-827年),字贞夫,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才华横溢,以写边塞诗和山水诗著称。他的作品常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李益在栖岩寺游历时,正值夜晚,环境幽静,月明风清,诗人因此产生了丰富的感悟和灵感,写成此诗。
诗歌鉴赏
《游栖岩寺》是一首典型的唐诗,展现出李益对自然的敏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首联“晚上梯延洞,通宵兴莫穷”描绘了一个夜晚的场景,诗人走入山洞,尽情享受夜晚的幽静与惬意。这里的“兴莫穷”不仅表达了诗人在这片清幽环境中的愉悦,也暗示了他对自然美的无尽向往。
接下来的“高明千嶂月,清爽一岩风”则利用了强烈的视觉和触觉意象,展现了月光下的山峦和岩石间的清风,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
“坐久衣衫润,吟馀物象空”一联,诗人由外在的景色转向内心的感受,经过长时间的沉浸,衣服因湿气而润滑,反映了他与自然的深度融合。最后一句“举头星可摘,疑在广寒宫”将诗人对星空的向往与对神话的联想结合,既表达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又隐含了对人生短暂、梦想遥不可及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简练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展现出唐代诗人的高雅情趣与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晚上梯延洞:夜晚走进山洞,强调了时间和环境的宁静。
- 通宵兴莫穷:形容作者的兴致在夜晚无穷无尽。
- 高明千嶂月:月光照耀下,千山显得格外明亮,营造出神秘的夜景。
- 清爽一岩风:岩石间的清风带来清凉的感觉,增添了诗的意境。
- 坐久衣衫润:长时间坐着,衣衫因湿气而潮湿,表现出环境的影响。
- 吟馀物象空:吟诵之后,周围的景象似乎变得空虚,反映内心的宁静。
- 举头星可摘:抬头仰望星空,感叹星星的明亮和可及。
- 疑在广寒宫:联想到广寒宫的神话,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星星比作可以摘取的果实,体现了人的渴望。
- 对仗:如“高明千嶂月,清爽一岩风”,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体现出一种淡泊明志、追求高远的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夜晚:象征宁静与思考。
- 月光:象征美好与清澈。
- 清风:象征自然的纯净与清新。
- 星星:象征梦想与希望。
这些意象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常常用来表达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哲理思考,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内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战争的思考
- B. 对自然的热爱
- C. 对政治的批判
-
“高明千嶂月”中的“千嶂”指的是什么?
- A. 千个山峰
- B. 千个洞穴
- C. 千个星星
-
诗中提到的“广寒宫”与哪个神话相关?
- A. 嫦娥奔月
- B. 牛郎织女
- C. 大禹治水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 李益的《游栖岩寺》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李益更侧重于夜晚的神秘与思考,而王维则表现出秋天的宁静与深远。两者均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独特感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通过这些内容的分析与学习,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游栖岩寺》这首诗的意境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