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景洞》
时间: 2025-01-11 02:43:3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华景洞
作者:吕愿中 〔宋代〕
斯洞名华景,累累乳石悬。
虚崖疑月窟,绝顶瞰江湍。
岩底金仙寺,峰头玉井莲。
地形居众外,气象伟无前。
徙仗观初日,归舆触暝烟。
蔽林排翠幄,封径簇花钿。
爽致资清赏,镌题记昔年。
猿啼声应谷,云破月侵筵。
策蹇追华驷,鸣髇指坠鸢。
谁人能画此,为倩老龙眠。
白话文翻译
这座洞穴名为华景,悬挂着层层乳石。
虚空的悬崖似乎是月亮的洞窟,登上绝顶可以俯瞰江水奔流。
岩底有金仙寺,峰顶有玉井和莲花。
地势在众山之中独特,气象壮丽无与伦比。
我倚靠着观赏初升的太阳,归程中却碰上了傍晚的烟雾。
浓密的树林像翠绿的帐幕,封闭的小径簇拥着花钿。
清爽的气候令人陶醉,铭刻下往年的记忆。
猿啼声应和着山谷,云层破开月光照射到筵席。
策马追逐华丽的骏马,鸣叫的鸟儿指引着我飞翔。
谁能将这幅景象画出来,让我请老龙来安眠?
注释
- 斯洞:这个洞。
- 乳石:指石头的形状像乳房一样,常见于石灰岩洞穴。
- 虚崖:指悬崖,形容其虚幻的感觉。
- 金仙寺:传说中的仙人居所。
- 玉井莲:玉井指的是美丽的水井,莲花是水中的花。
- 气象伟无前:形容景象壮丽,前无古人。
- 徙仗、归舆:前者指依靠,后者指回程的车。
- 暝烟:指傍晚的烟雾。
- 猿啼声应谷:猿猴的叫声在山谷中回响。
- 策蹇:骑马追逐。
- 鸣髇:鸟叫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吕愿中是宋代诗人,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擅长用细腻的语言表现环境的美。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吕愿中游历华景洞时,受到自然美景的启发,表达出对大自然的赞美与向往。
诗歌鉴赏
吕愿中的《华景洞》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古诗,展现了华景洞的壮丽与清幽。开头两句以“斯洞名华景,累累乳石悬”引入,让读者立刻感受到洞穴的独特地貌和神秘感。接下来的描写如“虚崖疑月窟,绝顶瞰江湍”,则通过对比和对仗,展现出华景洞的宏伟与深邃。诗中通过描写“金仙寺”、“玉井莲”,寄托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体现出诗人寻求精神寄托的情感。
后半部分则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游览的愉悦与感受,如“爽致资清赏,镌题记昔年”,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最后两句“谁人能画此,为倩老龙眠”更是以问句的形式,表达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无奈,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崇敬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斯洞名华景:点明地点,直接引入主题。
- 累累乳石悬:用“乳石”的形象描绘洞穴的构造,增加了视觉的细节。
- 虚崖疑月窟:悬崖的虚幻感,仿佛是月亮的栖息之地,增添了神秘色彩。
- 绝顶瞰江湍:从高处俯瞰奔流的江水,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悬崖比作“月窟”,增加了意象的丰富性。
- 对仗:如“金仙寺,峰头玉井莲”,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 华景洞:象征着自然的壮丽与神秘。
- 乳石:自然的奇特造型,代表了伟大的自然力量。
- 金仙寺、玉井莲:代表理想的栖息之所,反映诗人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 猿啼、云破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生动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斯洞名华景”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华山
- B) 华景洞
- C) 玉井
-
诗中提到的“金仙寺”象征什么?
- A) 道教圣地
- B) 天堂
- C) 仙人居所
答案:
- B) 华景洞
- C) 仙人居所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维的《终南山》
诗词对比:
- 吕愿中的《华景洞》与王维的《终南山》,两者均描绘自然景观,但吕愿中更注重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流露,而王维则更倾向于表达内心的哲思和对自然的沉静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山水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