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颜氏读书岩》

时间: 2025-01-25 23:34:46

洞口微云恣卷舒,石岩相对一蘧庐。

赋才晋宋多夷旷,好景古今难贮储。

茗碗已惊浮雪浪,斋厨俄听响鲸鱼。

子云识字终何用,且读人间未见书。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洞口微云恣卷舒,石岩相对一蘧庐。
赋才晋宋多夷旷,好景古今难贮储。
茗碗已惊浮雪浪,斋厨俄听响鲸鱼。
子云识字终何用,且读人间未见书。

白话文翻译:

洞口的微云自由地卷舒,石岩相对着一座小茅屋。
赋诗的才能在晋宋时期多么宽广,然而美好的景致古今难以储存。
茶碗已经被浮雪的浪花惊动,斋厨里突然听到鲸鱼的声音。
子云识字究竟有什么用,不如读一些人间未曾见过的书籍。

注释:

  • 微云:指轻薄的云雾,形容天气温和,环境优雅。
  • 恣卷舒:任意地卷动和舒展,形容云彩的自由变化。
  • 蘧庐:指简单的茅草屋,表示朴素的生活。
  • 赋才:指作诗的才能。
  • 夷旷:宽广、开阔,表示诗歌的境界。
  • 贮储:储存、保存。
  • 茗碗:茶碗,饮茶的器具。
  • 浮雪浪:指茶水上浮动的泡沫,形容茶的清新。
  • 斋厨:指书房或读书处的厨房。
  • 子云:指孔子,因其有“有教无类”的思想而著称。
  • 未见书:指那些不常见的书籍,象征着未知的知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吕愿中,生于宋代,号愿中,擅长诗词,尤其以山水田园诗见长。其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体现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

《访颜氏读书岩》作于吕愿中游历颜氏读书岩时,表达了他对古今诗词的感慨和对知识的追求。该诗反映了宋代知识分子对自然与文化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讨。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优雅的读书环境,诗人在颜氏读书岩的游历中感受到自然的美与文化的深厚。开头“洞口微云恣卷舒”展现了一个轻松自然的氛围,微云的自由变化象征着思想的灵活与开放。接下来的“石岩相对一蘧庐”则引出了诗人自己的读书处,简单的茅屋与巍峨的石岩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赋才晋宋多夷旷”一句,诗人感慨历史上许多优秀的诗人和作品,但“好景古今难贮储”则流露出一种无奈,尽管美景常在,却难以真正记录其精髓。接着,诗人用“茗碗已惊浮雪浪”表现出茶的清香与诗意,似乎在喝茶时感受到自然的气息。而“斋厨俄听响鲸鱼”则是一种奇妙的听觉体验,表明诗人不仅注重视觉上的美,更关注心灵深处的感受。

最后的两句“子云识字终何用,且读人间未见书”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质疑传统的知识体系与学习方式,强调对未知知识的探索与追求,展现出一种开放的思想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洞口微云恣卷舒:描绘了洞口的微云,自由地飘动,传达出一种轻松、自然的氛围。
  2. 石岩相对一蘧庐:石岩与茅庐的对比,表现出自然的雄伟与人居环境的简朴。
  3. 赋才晋宋多夷旷:提到晋宋时期的优秀诗人,表达对他们才华的钦佩。
  4. 好景古今难贮储:感慨美好的景致难以长久保存,表达一种无奈。
  5. 茗碗已惊浮雪浪:形象地描绘茶碗中的茶水,展现生活中的细腻之美。
  6. 斋厨俄听响鲸鱼:通过声音的描绘,意图表达心灵的震撼。
  7. 子云识字终何用:质疑学习的意义,强调知识的实用性。
  8. 且读人间未见书:鼓励探索未知的知识,寻求更广阔的视野。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将自然与人文、古今对比,形成鲜明的对照。
  • 比喻:使用“浮雪浪”比喻茶水的泡沫,形象生动。
  • 反问:通过“子云识字终何用”反思传统教育的局限性,加强了主题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传统教育的反思。诗人在一个优雅的环境中,既感受到自然的魅力,也在思考知识的真正意义,体现出一种深刻的人生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微云:象征自由与灵动。
  • 石岩:代表永恒与坚韧。
  • 蘧庐:归隐与朴素的象征。
  • 茗碗:生活中的细腻之美。
  • 鲸鱼:象征自然的神秘与浩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洞口微云恣卷舒”描绘了什么样的环境?

    • A. 寒冷的冬天
    • B. 温暖的春天
    • C. 烈日炎炎的夏天
    • D. 纷飞的秋叶
  2. “赋才晋宋多夷旷”中的“夷旷”指的是什么?

    • A. 精致
    • B. 宽广
    • C. 复杂
    • D. 贫乏
  3. 诗人对传统知识的看法是?

    • A. 非常赞同
    • B. 感到无奈
    • C. 完全反对
    • D. 不置可否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居秋暝》王维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与人文情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吕愿中的作品则更加强调知识的探索与反思。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吕愿中诗词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