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择之赋霜月》

时间: 2025-01-27 04:31:01

月华明洁好霜天,遥指层城几暮烟。

妙意此时谁与寄,美人湘水隔娟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择之赋霜月 张栻 〔宋代〕

月华明洁好霜天,遥指层城几暮烟。妙意此时谁与寄,美人湘水隔娟娟。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这明亮的月光和洁白的霜天里,远远地指向那层层城墙和几缕暮烟。此刻的妙意谁能传递,美人与我隔着湘水,相望而不能相见。

注释:

字词注释:

  • 月华:月光。
  • 明洁:明亮而洁净。
  • 霜天:指有霜的寒冷天气。
  • 层城:指层层叠叠的城墙。
  • 暮烟:傍晚的炊烟。
  • 妙意:美妙的意境或情感。
  • 美人:指心仪的人。
  • 湘水:湖南的一条河流,这里象征着距离。
  • 娟娟:形容女子美好的样子。

典故解析:

  • 湘水:湘水在中国文化中常用来象征离别和思念,如屈原的《离骚》中就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的句子,表达了对远方人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栻(1133年-1180年),字敬夫,号南轩,南宋文学家、哲学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他的诗文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栻在与友人择之的唱和之作,表达了对远方美人的思念之情。在宋代,文人之间常有诗词唱和的风气,通过诗歌来交流情感和思想。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月华、霜天、层城、暮烟等意象,构建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夜景图。诗人通过“遥指层城几暮烟”一句,不仅描绘了远方的景象,也隐喻了与美人的距离。末句“美人湘水隔娟娟”更是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湘水的阻隔象征了无法逾越的距离,而“娟娟”则增添了一丝温柔与期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美人的深切思念和无奈之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月华明洁好霜天:首句描绘了一个月光皎洁、霜气逼人的夜晚,营造出一种清冷而明亮的氛围。
  2. 遥指层城几暮烟:次句通过“遥指”和“几暮烟”表达了诗人远望城池,看到傍晚炊烟的情景,增添了一丝孤寂和遥远感。
  3. 妙意此时谁与寄:第三句提出了一个问题,诗人此刻的妙意(美妙的情感)无人可以分享,表达了孤独和渴望交流的心情。
  4. 美人湘水隔娟娟:末句点明了主题,美人与诗人被湘水隔开,无法相见,而“娟娟”则描绘了美人的美好形象,加深了思念之情。

修辞手法:

  • 比喻:“湘水隔娟娟”中的“湘水”比喻了无法逾越的距离。
  • 拟人:“月华明洁”中的“明洁”赋予了月光以人的品质。
  • 对仗:诗中“月华明洁”与“美人湘水”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思念与距离。诗人通过对月夜、城池、暮烟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远方美人的深切思念和因距离而产生的无奈与孤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华:象征着光明和纯洁。
  • 霜天:象征着寒冷和孤寂。
  • 层城:象征着遥远和阻隔。
  • 暮烟:象征着日常和温暖。
  • 湘水:象征着无法逾越的距离和深深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湘水”象征着什么? A. 光明 B. 距离 C. 温暖 D. 纯洁

  2.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愤怒 C. 思念 D. 恐惧

  3. “月华明洁好霜天”中的“月华”指的是什么? A. 月光 B. 月亮 C. 霜花 D. 雪花

答案: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以月夜为背景,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诗词对比:

  • 张栻的《和择之赋霜月》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思念之情,但张栻的诗更多了一层孤寂和无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栻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张栻诗歌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