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十二香皮》
时间: 2025-04-27 08:16:2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庭芳·十二香皮
作者: 佚名 〔宋代〕
十二香皮,裁成圆锦,莫非年少堪收。
绿杨深处,恣意乐追游。
低拂花梢慢下,侵云汉月满当秋。
堪观处,偷头十字拐,舞袖拂银钩。
肩尖,并拐搭,五陵公子,恣意忘忧。
几回沈醉,低筑傍高楼。
虽不遇文章高贵,分左右曾对王候。
君知否,闲中第一,占断是风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写了年轻的生活和娱乐。用香皮裁成的圆形锦缎,仿佛只有年轻人才会珍惜。绿杨深处,尽情地追逐游乐。轻轻拂动花梢,慢慢下降,仿佛月亮在秋天的云汉上分外明亮。观赏之处,隐约看到十字拐角,舞动的袖子拂过银钩。肩头轻巧,身姿优美,像五陵的公子,尽情忘却忧愁。几次沉醉于酒中,低矮的楼旁小筑,虽然没有遇到高贵的文章,左右也曾与王侯对话。你知道吗,在闲暇中,我是最风流的人。
注释:
- 香皮:一种香气四溢的皮料,用于制作衣物或装饰品。
- 圆锦:圆形的锦缎,象征华美。
- 绿杨:指绿柳树,常用来象征春天的生机。
- 低拂:轻轻地扫过,形容动作缓慢而柔和。
- 云汉:指银河,象征幽远而美丽的夜空。
- 五陵公子:指富贵公子,出自五陵,代表风流倜傥的年轻人。
- 文章高贵:指高雅的文学成就。
- 王候:指王爷和贵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本词的作者为佚名,生活在宋代。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时期,词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高峰。
创作背景:
此词表达了年轻人的洒脱与自由,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气与人们的生活态度。宋代士人多崇尚闲适生活,追求风雅,强调生活中的情趣与享受。
诗歌鉴赏:
这首《满庭芳·十二香皮》以轻快的节奏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年轻人的洒脱与快乐。开篇“十二香皮,裁成圆锦”,便引入了年轻人的美好生活,香皮象征着青春的芬芳与美好,圆锦则带有一种华丽感,仿佛在说年轻的梦是如此绚烂。接着“绿杨深处,恣意乐追游”展现了自然的美和追逐快乐的无拘无束,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
词中的意象,如“低拂花梢慢下”,细腻而生动,仿佛让人感受到轻风拂面的温柔。而“侵云汉月满当秋”则将夜空的美丽与秋天的宁静结合在一起,给人以宁静而又愉悦的感受。诗中通过“肩尖,并拐搭,五陵公子,恣意忘忧”描绘了年轻人自信的姿态和洒脱的心境,展现出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态度。
整首词不仅反映了作者对年轻生活的热爱,也蕴含着对人生的思考。尽管没有显赫的成就,但“闲中第一,占断是风流”的豪情万丈,体现了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自由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十二香皮,裁成圆锦:开头提到的香皮和圆锦象征着年轻的美好与华丽。
- 莫非年少堪收:年轻人应该珍惜这样的生活。
- 绿杨深处,恣意乐追游:在绿柳树深处,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
- 低拂花梢慢下:轻轻拂动花枝,动作缓慢而优雅。
- 侵云汉月满当秋:描绘出秋天夜空的美丽与宁静。
- 堪观处,偷头十字拐:在美好的景色中,隐约看到十字路口。
- 舞袖拂银钩:形象地描绘出舞动的姿态。
- 肩尖,并拐搭:展现出年轻人的轻盈与优雅。
- 五陵公子,恣意忘忧:年轻人像富贵的公子一样,无忧无虑。
- 几回沈醉:在欢乐中几度沉醉。
- 低筑傍高楼:低矮的小筑旁边是高楼,表达出一种对比。
- 虽不遇文章高贵:虽然没有高贵的成就。
- 分左右曾对王候:左右也曾与王侯对话,显示出社交的广泛。
- 君知否,闲中第一,占断是风流:最后表达一种自信,认为自己在闲暇生活中是最风流的。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十二香皮”比喻青春的美好。
- 拟人:如“低拂花梢”,使花朵仿佛有了生命。
- 对仗:如“肩尖,并拐搭”,对称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歌颂了年轻人的洒脱与自由,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对人生的积极态度。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展现出那种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香皮:象征青春的芬芳与美好。
- 圆锦:代表华丽和美好生活的象征。
- 绿杨:春天的象征,代表生机与活力。
- 花梢:自然的美,象征生活的细腻。
- 银钩:象征优雅的舞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十二香皮”象征什么?
- A. 年老
- B. 青春
- C. 财富
-
诗中提到的“绿杨”主要代表什么?
- A. 秋天
- B. 春天
- C. 夏天
-
“五陵公子”指的是?
- A. 贫穷的年轻人
- B. 富贵的年轻人
- C. 学者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蝶恋花·春景》:同样描绘春天的美好生活。
-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诗词对比:
- 比较《满庭芳·十二香皮》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均表现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但李白更强调豪放与饮酒的快意,而《满庭芳》则更细腻地描绘了年轻人的生活状态。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词曲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