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微之(时微之为虢州司马)》

时间: 2025-01-11 01:25:02

高天默默物茫茫,各有来由致损伤。

鹦为能言长剪翅,

龟缘难死久支床。

莫嫌冷落抛闲地,犹胜炎蒸卧瘴乡。

外物竟关身底事,谩排门戟系腰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高天默默物茫茫,各有来由致损伤。
鹦为能言长剪翅,龟缘难死久支床。
莫嫌冷落抛闲地,犹胜炎蒸卧瘴乡。
外物竟关身底事,谩排门戟系腰章。

白话文翻译:

在高空之下,万物静默而茫然,各自有各自的原因导致了伤痛。
鹦鹉因能言语而失去了长久的翅膀,乌龟因为难以死去而在床上久卧。
不要嫌弃冷落而被抛弃的地方,这里总比在炎热的地方遭受瘴气的侵扰要好。
外界的事物终究与我身心的安宁有关,何必胡乱用门戟来束缚自己呢?

注释:

  • 高天:指高空,象征广阔的天地。
  • 默默物茫茫:意指事物的沉默与无形,形容环境的广阔与空旷。
  • :鹦鹉,因能说话而引申出人类对语言能力的重视。
  • 剪翅:失去自由,形容被束缚。
  • 瘴乡:指瘴气严重的地方,象征环境恶劣。
  • 门戟:古代的一种武器,象征防备与束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晚号醉吟先生,唐代著名诗人。他一生创作了大量诗歌,特别是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使其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白居易的诗风朴实自然,通俗易懂,广受欢迎。

创作背景:

《寄微之》写作于白居易担任虢州司马期间,此时他对官场的冷落和个人处境有深刻的感悟。诗中表达了对生活境遇的思考和对外界纷扰的淡然态度。

诗歌鉴赏:

白居易的《寄微之》通过对比式的手法,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挣扎与思考。诗的开头以“高天默默物茫茫”引入,营造出一种孤独和无奈的氛围,似乎在表达对生命和命运的思考。接着,作者举鹦鹉和龟的例子,鹦鹉因能言而失去自由,龟因难死而久卧,这两者都是对生命状态的反思,揭示了在外部环境影响下的无奈与困境。

诗的后半部分,白居易提出对环境的看法,强调“莫嫌冷落抛闲地”,即使在冷落的地方也比在瘴乡环境中要好,表现出对生命的珍惜与对安宁的向往。这种对比不仅仅是对环境的反思,更是对个人心境的探讨,外物虽多,但真正影响自身的还是内心的安宁。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明了,运用了一些比喻和象征手法,凸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对人生态度的沉思。白居易以其独特的视角与感悟,引导读者思考生活的本质,传达出一种淡然与从容的哲学思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高天默默物茫茫:高空静默,万物显得模糊而无形,预示着作者对生命的思考。
  2. 各有来由致损伤:万物都有其存在的原因,但这些原因常常带来伤害,反映出对生活的无奈。
  3. 鹦为能言长剪翅:鹦鹉因语言能力而失去自由,象征着能力与自由之间的矛盾。
  4. 龟缘难死久支床:龟的长寿使其难以死去,久卧象征着无所作为的困境。
  5. 莫嫌冷落抛闲地:不要怨恨被冷落的地方,表达了一种对环境的接受。
  6. 犹胜炎蒸卧瘴乡:即使被冷落也胜于在恶劣环境中生存,显示对生命质量的重视。
  7. 外物竟关身底事:外界的事情与自身安宁息息相关。
  8. 谩排门戟系腰章:不必要地将自己束缚在外物上,强调内心的独立与自由。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不同环境的生活状态,反映出作者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 比喻:将鹦鹉与乌龟的状态比作人类的不同命运,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象征:外物与内心的关系象征着人对自身处境的理解与反思。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生的无奈与接受,强调内心的安宁比外界环境更为重要,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天:象征广阔与孤独。
  • 鹦鹉:象征语言与自由的丧失。
  • 乌龟:象征生命的延续与无所作为。
  • 闲地:象征冷落与安宁的环境。
  • 瘴乡:象征恶劣的生存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动物有哪些? A. 鹦鹉
    B. 龟
    C. 狗
    D. 猫

  2. “高天默默物茫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愤怒
    D. 兴奋

  3. 诗中提到的“瘴乡”指的是什么样的环境? A. 舒适的环境
    B. 恶劣的环境
    C. 幸福的环境
    D. 安静的环境

答案:

  1. A,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竹里馆》

诗词对比:

  • 白居易与杜甫的诗作都反映了对个人境遇的思考,但白居易更倾向于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内心感受,而杜甫则常在大背景下抒发情感,展现更深厚的社会责任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诗集》
  • 《唐代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