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微之江陵卧病以大通中散碧腴垂云膏寄之因题四韵》
时间: 2025-01-11 05:16:4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已题一帖红消散,又封一合碧云英。
凭人寄向江陵去,道路迢迢一月程。
未必能治江上瘴,且图遥慰病中情。
到时想得君拈得,枕上开看眼暂明。
白话文翻译
我已经写好了一封信,已经寄走了红色的药,
又包好了一包碧云英寄给你。
请托人把它送到江陵去,
那里路途遥远,足足要一个月。
这药未必能治好江边的瘴气,
但我只求它能稍微慰藉我在病中的情怀。
等到你收到时,想必会捧着这药,
在枕头上打开来看看,眼前会稍微明亮一些。
注释
- 已题一帖:指已经写好一封信。
- 红消散:红色的药物,可能是指某种药物或药方。
- 碧云英:一种草本植物,常被用作药材,象征着希望和慰藉。
- 凭人寄向:托人寄去,表示对朋友的信任和依赖。
- 江陵:古地名,位于今湖北省,是诗人朋友可能居住的地方。
- 病中情:指诗人在病中对朋友的思念和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而著称,尤其擅长描写社会生活与人间疾苦。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白居易在病中写给朋友的,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思念以及对健康的渴望。诗中提到的药物象征着他希望通过托人送药来得到朋友的关心和慰藉。
诗歌鉴赏
白居易的《闻微之江陵卧病以大通中散碧腴垂云膏寄之因题四韵》是一首充满人情味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在病中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健康的追求。诗的开头,作者用“已题一帖红消散”来引入,展示了他对朋友的牵挂和关心,表明虽然身处病痛之中,依然不忘为友人准备药物,流露出他对友情的珍视。
全诗的意境深远,尤其是“道路迢迢一月程”一句,描绘了寄药之路的漫长,仿佛与友人之间的情感隔着千山万水,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接着,“未必能治江上瘴,且图遥慰病中情”更是道出了诗人在病痛中寻求慰藉的心态,虽然药物未必能治愈身体的病痛,但寄托了他对友情的期待与渴望。
最后两句“到时想得君拈得,枕上开看眼暂明”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想象着朋友收到药物时的情景,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期许。这种期待不仅是对友谊的寄托,也是对健康的渴望,寓意深刻,情感真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已题一帖红消散:表示信件已经写好并寄出,表明诗人的主动和对友人的关心。
- 又封一合碧云英:暗示他又准备了药材,寄托希望。
- 凭人寄向江陵去:表达了对朋友的信任。
- 道路迢迢一月程:强调了寄送的艰难和遥远,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 未必能治江上瘴:自嘲与谦逊,表现了对药效的怀疑。
- 且图遥慰病中情:表达了对友情的渴望。
- 到时想得君拈得:期待朋友能够感受到他的情谊。
- 枕上开看眼暂明:希望朋友能从药中得到明亮与希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已题一帖红消散,又封一合碧云英”使用了对仗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以“碧云英”作为药材的象征,传达出希望与治疗的含义。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友情与关怀展开,表现了在病痛中对友谊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情感真挚而深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消散:象征着希望与关心。
- 碧云英:象征着健康与安慰。
- 江陵:寓意着距离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药材是? A. 碧云英
B. 红消散
C. 江陵
D. 以上都是 -
诗人希望通过寄药来传达什么情感? A. 友情
B. 爱情
C. 忧伤
D. 愤怒 -
诗中的“道路迢迢一月程”表达了什么? A. 路程短暂
B. 路途遥远
C. 路途艰辛
D. 以上都是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同样体现了对友情和生活的思考。
- 《月夜忆舍弟》杜甫: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白居易与杜甫的作品都表现了人间的情感,但白居易更侧重于个人情感,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社会现实。两位诗人在风格和主题上虽有差异,但都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参考资料
- 《白居易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相关研究文献和评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