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崔侍郎、钱舍人书问,因继以诗》
时间: 2024-09-19 21:13:1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答崔侍郎、钱舍人书问,因继以诗
白居易
旦暮两蔬食,日中一闲眠。
便是了一日,如此已三年。
心不择时适,足不拣地安。
穷通与远近,一贯无两端。
常见今之人,其心或不然。
在劳则念息,处静已思喧。
如是用身心,无乃自伤残。
坐输忧恼便,安得形神全。
吾有二道友,蔼蔼崔与钱。
同飞青云路,独堕黄泥泉。
岁暮物万变,故情何不迁。
应为平生心,与我同一源。
帝乡远于日,美人高在天。
谁谓万里别,常若在目前。
泥泉乐者鱼,云路游者鸾。
勿言云泥异,同在逍遥间。
因君问心地,书后偶成篇。
慎勿说向人,人多笑此言。
白话文翻译
早晨和晚上只吃些蔬菜,正午时分小憩片刻。
这就是一天的生活,这样已经三年了。
心情不分时刻随意,脚步不挑地点安宁。
无论穷通与远近,都是一贯没有两端。
常见当今的人,他们的心却不如此。
在工作时想着休息,处于宁静却又思虑喧闹。
这样使用身心,不是自我伤残吗?
静坐消耗忧愁,如何能保持身体和精神的完整?
我有两位好友,温文尔雅的崔与钱。
他们同飞青云之路,自己却陷入黄泥泉。
岁末万物变化,故情为何不变迁?
应为一生的心,与我同出一源。
帝乡距离太阳遥远,美人高在天际。
谁说万里离别,常似在眼前?
泥泉乐游的鱼儿,云路游荡的鸾鸟。
不要说云与泥有所不同,都是在逍遥之间。
因你问心之地,诗后偶然成篇。
小心不要告诉别人,很多人会嘲笑这番话。
注释
- 旦暮:早晨和晚上。
- 闲眠:悠闲地睡觉。
- 穷通:指贫穷与富贵。
- 云路:指高飞的路,喻指高贵的生活。
- 泥泉:指低贱的环境。
- 帝乡:指天界或理想的地方。
- 美人:此处指理想中的人或物。
典故解析
- 青云路:青云路指的是高升的道路,常常用来形容前途光明,成就高远。
- 黄泥泉:与青云路形成对比,象征低贱的环境与困境。
- 千里之外:古诗中常用来形容思念的距离,与人心的牵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其作品以通俗易懂、贴近生活著称,尤其以《长恨歌》和《琵琶行》最为人熟知。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白居易的晚年,诗中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淡然态度,以及对两位好友的思念。白居易曾经历过仕途的波折,诗中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白居易在这首诗中以日常生活为背景,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的开头描绘了他简单而规律的生活,宁静中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通过对比“穷通与远近”,白居易强调了人们内心的安宁与外在环境的无关,体现了他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对于现代人来说,这种心态尤为重要。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许多人追求物质与名利,却常常忽略了内心的平静与健康。白居易通过对身心的反思,提醒我们在忙碌中要学会放松,找到属于自己的安宁。
诗的后半部分展现了他与好友崔与钱的情谊,尽管身处不同的境地,心灵却是相通的。这种友情能够超越时空的距离,给予人们心灵的安慰。最后的几句通过“泥泉”和“云路”的对比,强调了无论身处何地,心灵的自由与逍遥才是最重要的。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旦暮两蔬食,日中一闲眠。”:描绘了简单的饮食与规律的作息,反映出一种清贫而宁静的生活方式。
- “便是了一日,如此已三年。”: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单调感叹。
- “心不择时适,足不拣地安。”:内心的安宁与外在环境的无关。
- “穷通与远近,一贯无两端。”:强调心境的统一性。
- “常见今之人,其心或不然。”:对比当今人们的焦虑与内心的迷失。
-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云路”和“泥泉”的对比,突出心境的重要性。
- 比喻:用“泥泉乐者鱼,云路游者鸾”来象征不同生活状态下的精神追求。
-
主题思想:全诗主要探讨了内心的安宁与外在环境的关系,强调友情与心灵的自由。
意象分析
- 青云:象征高远的理想与追求。
- 黄泥:象征困境与世俗的羁绊。
- 鱼与鸾:分别象征在不同环境中各自的快乐与自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云路”象征什么? A. 高贵的生活
B. 贫穷的环境
C. 身体的痛苦
D. 友谊的深厚 -
白居易在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反思? A. 物质财富
B. 人际关系
C. 内心的宁静
D. 仕途的成就
答案: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白居易与杜甫的诗作常常对比,白居易的作品更加关注生活的平凡与内心的宁静,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国家的兴亡与社会的疾苦,两者在主题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诗全集》
-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生平与作品研究》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答崔侍郎、钱舍人书问,因继以诗》这首诗的深刻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