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送裴司徒令公自东都留守再命太原》
时间: 2025-01-10 18:55:5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送裴司徒令公自东都留守再命太原
作者: 刘禹锡 〔唐代〕
星使出关东,兵符赐上公。
山河归旧国,管籥换离宫。
行色旌旗动,军声鼓角雄。
爱棠馀故吏,骑竹见新童。
汉垒三秋静,胡沙万里空。
其如天下望,旦夕咏清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裴司徒令公从东都返回太原的送别之情。诗中提到星使(传达命令的使者)从关东出发,带来军令,赐予裴公。山河已归旧国,离宫的乐器也被更换。行军的队伍中,旌旗飘动,鼓声和号角声激昂响亮。诗人感慨对老朋友的思念,看到骑竹而来的新童。汉朝的营垒在秋天显得格外宁静,胡人的沙土满天飞舞。就像天下人民都在期待,日夜吟唱着清风的旋律。
注释:
- 星使:指传达皇帝命令的使者。
- 兵符:古代发兵的令牌,象征军令。
- 管籥:乐器,象征离宫的生活。
- 行色:行军的状态。
- 旌旗:军队的旗帜,象征着军队的威武。
- 汉垒:汉朝建立的营垒。
- 胡沙:指来自北方或西方的胡人所带来的沙土,象征战乱。
典故解析:
- 汉垒:指汉朝的军事防御工事,象征着汉朝的强盛与安定。
- 清风:在古代诗歌中常用来象征美好、和谐的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秋浦,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激昂的豪放,也有婉约的细腻,常以政治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裴司徒被任命回太原留守之际,诗人以送别之情表达对友人的祝福与期待,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政治动荡。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表现了诗人对裴令公的深厚情谊。开头两句通过星使与兵符的意象,展示了封建社会中政治权力的运作。诗人用“山河归旧国”表达了对国家安定的渴望,暗含历史的变迁与个人的命运。接着,诗人描绘了行军的场景,旌旗和军声的结合,使读者感受到一种壮丽的气势,表现出对战斗的向往与对未来的期待。最后几句中,诗人以对故人的眷恋和对新生事物的欣喜,表达了对变革与希望的期待。整体上,这首诗不仅是对朋友的送别,更是对国家安宁与未来重建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星使出关东:传达命令的使者从关东出发,象征着权威和命令的到来。
- 兵符赐上公:军令被赐给裴公,说明他将承担重要的任务。
- 山河归旧国:国家的山河已归于故土,暗示战乱后的安定。
- 管籥换离宫:乐器的更换象征着新的生活开始。
- 行色旌旗动:行军的队伍,旌旗飘扬,象征着军队的生机。
- 军声鼓角雄:军队的鼓声和号角声雄壮有力,展现出壮阔的气势。
- 爱棠馀故吏:对老朋友的眷恋,表达了诗人对旧友的感情。
- 骑竹见新童:新一代的出现,象征着时代的更替。
- 汉垒三秋静:汉朝的营垒在秋日显得宁静,象征着和平。
- 胡沙万里空:胡人的沙土无处不在,暗示着战争的影子。
- 其如天下望:天下人民对未来的期望。
- 旦夕咏清风:日夜吟唱美好的愿景,表达对未来的乐观。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了对仗手法,如“星使出关东,兵符赐上公”。
- 比喻:将“天下望”与“清风”对比,体现出人们对和平的渴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友人的送别情感,蕴含对国家安定、未来美好的期盼,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的思考与对新生活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星使:象征着权威和命令。
- 旌旗:象征军队的聚集和力量。
- 胡沙:象征外敌的威胁与动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星使”指的是什么? A. 传达命令的使者
B. 明星
C. 战士 -
诗中提到的“汉垒”象征什么? A. 汉朝的繁荣
B. 战争的结束
C. 古代的营垒 -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友人的送别
B. 怀念过去的荣耀
C. 对未来的期望
答案:
- A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对国家与友人的思念,但在情感上更显沉重。
- 白居易的《送别》: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流露,与刘禹锡的豪情壮志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刘禹锡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