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上人远寄和礼部王侍郎放榜后诗,因而继和》

时间: 2025-01-10 22:46:22

礼闱新榜动长安,九陌人人走马看。

一日声名遍天下,

满城桃李属春官。

自吟白雪诠词赋,指示青云借羽翰。

借问至公谁印可,支郎天眼定中观。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礼闱新榜动长安,
九陌人人走马看。
一日声名遍天下,
满城桃李属春官。
自吟白雪诠词赋,
指示青云借羽翰。
借问至公谁印可,
支郎天眼定中观。

白话文翻译:

新的榜单在礼闱揭晓,长安城中人们纷纷骑马赶来观看。一天之内,名声便传遍了天下,满城的桃李都归属于这位春官。我自吟白雪,吟咏词赋,向青云借来羽翰(翅膀)飞翔。请问谁的品德可以得到认可,支郎的天眼一定会洞察一切。

注释:

  • 礼闱:指科举考试的地方,古代称“礼闱”的地方是指考生进行科举考试的场所。
  • 新榜:指新发布的考试成绩榜单。
  • 九陌:古代长安城的街道,形容人潮涌动。
  • 桃李:指桃树和李树,此处指有才华的人,常用来比喻学生。
  • 白雪:通常指高洁的品德和才华。
  • 青云:比喻高远的理想和抱负。
  • 支郎:古代科举考试的官员,这里指负责考试的官员。

典故解析:

  • 桃李满天下:出自《论语》,意指有才能的人才济济一堂,表达人才辈出的场景。
  • 青云直上:常用来比喻士人有志向和抱负,想要飞黄腾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晦庵,唐代著名诗人、散文家、政治家。他一生经历了政治风波,屡遭贬谪,但其才华横溢,在诗歌、散文等领域都有极高的成就,尤其以诗歌见长。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科举放榜后,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仕途的渴望与追求。诗中表现了士人对于名声、地位的向往,以及对理想与品德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唐代士人对科举制度的热情与期待。开头以“礼闱新榜动长安”点明了时空背景,描述了榜单揭晓的盛况,诗人通过“九陌人人走马看”描绘出长安城的热闹场面,展现了士人们追求名声的渴望。接着,诗人用“满城桃李属春官”来比喻那些取得功名的士人,突显了桃李满天下的美好愿景。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自吟白雪,意指自己高洁的品德与才华,渴望借助于青云实现自己的理想,展现了对未来的憧憬与追求。

诗中通过对比与联想,展现了名利与理想的交织,既有对名声的追求,也有对自身品德的反思,折射出士人在科举制度下的复杂心态。诗的结尾提问“借问至公谁印可”,则是向权威发问,期望得到认可,表现出对公平与价值的渴望。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礼闱新榜动长安”:新榜单揭晓,长安城内人们纷纷奔走。
    • “九陌人人走马看”:街道上人人骑马前来观看,场面热闹。
    • “一日声名遍天下”:一天之内,名声迅速传遍四方。
    • “满城桃李属春官”:满城的桃李(有才之士)都归于这位春官(成功者)。
    • “自吟白雪诠词赋”:我自己吟唱白雪,表达我的词赋。
    • “指示青云借羽翰”:借助青云的力量飞向高处。
    • “借问至公谁印可”:请教谁的品德可以被认可。
    • “支郎天眼定中观”:支郎的洞察力一定能看到真实的情况。
  2.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桃李”比作有才能的人,形象生动。
    • 对仗:如“自吟白雪”“指示青云”,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一日声名遍天下,夸大了名声传播的速度,增强了诗的气势。
  3. 主题思想

    • 诗歌表达了对名声与地位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对自身品德的思考与追求。表现了士人在科举制度下的复杂心理,既有对理想的追求,也有对现实的反思。

意象分析:

  • 礼闱:象征着科举与名利的场所。
  • 桃李:象征着有才华的人,代表着成功与荣耀。
  • 白雪:象征着高洁的品德与才华。
  • 青云:象征着理想与抱负,追求更高的目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一句描述了榜单揭晓的场景? A. 一日声名遍天下
    B. 九陌人人走马看
    C. 借问至公谁印可

  2. “桃李”在诗中比喻什么? A. 诗人自己
    B. 有才华的人
    C. 名利

  3. “自吟白雪”中的“白雪”指的是什么? A. 雪的颜色
    B. 高洁的品德与才华
    C. 诗歌的内容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对比,刘禹锡的这首诗更强调对科举的关注,而李白则更多表现出对生活的洒脱与豪放。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刘禹锡的严谨与李白的奔放,体现了不同的士人情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刘禹锡诗文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