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司空裴相公中书即事通简旧僚之作》

时间: 2025-01-10 22:49:30

谭笑在岩廊,人人尽所长。

仪形见山立,文字动星光。

日运丹青笔,时看赤白囊。

伫闻戎马息,入贺领鸳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和司空裴相公中书即事通简旧僚之作
谭笑在岩廊,人人尽所长。
仪形见山立,文字动星光。
日运丹青笔,时看赤白囊。
伫闻戎马息,入贺领鸳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山岩廊道上谈笑风生的场景,大家各自展现自己的才华。仪表如山般挺立,文字犹如星光般闪耀。日间用丹青作画,偶尔观察赤白的囊袋。静静地听到戎马的安息,进入贺信,兴致勃勃地领着鸳鸯飞往远方。

注释:

  • 谭笑:谈笑,指轻松愉快的交流。
  • 岩廊:山间的走廊,形象地描绘了自然景观。
  • 人人尽所长:每个人都发挥了自己的长处。
  • 仪形见山立:形象高大如山,形容气质外表。
  • 文字动星光:文字如星光般璀璨,形容文学才华。
  • 日运丹青笔:日间运用画笔作画。
  • 赤白囊:可能指一种装有文物或礼品的袋子。
  • 戎马息:兵马停止,形容战争的结束与和平的到来。
  • 入贺领鸳行:带领鸳鸯,象征着和谐美满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湘江,唐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刘禹锡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他的诗风清新,语言精练,常常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刘禹锡与裴相公的交往时期,诗中充分展现了对友人的敬意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怀念。诗中描绘的团聚场景,反映了士人之间的友谊与合作精神。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和谐的文人聚会场景,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开头的“谭笑在岩廊”即刻引入读者进入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接下来则是对每个人才华的赞美,体现了对才能的欣赏与认同。诗人在描述自然之美的同时,将人的心情与环境融为一体,形成了和谐的意象。

“仪形见山立,文字动星光”两句,展示了诗人对友人的高度评价,仿佛身边的人都如同巍峨山峰般令人敬仰,文字则如星光般闪耀,暗示着他们在文学上的造诣。整首诗流露出对文人雅士的向往与赞美,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最后两句“伫闻戎马息,入贺领鸳行”,则将诗意推向了另一个高潮,表达了对和平时代的渴望,戎马的安息象征着战争的结束,带来的是宁静与和谐,鸳鸯则象征着美满的生活,寓意着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谭笑在岩廊:描绘了一群人在山岩间轻松谈笑的场景,展示了友谊的温馨。
  2. 人人尽所长:强调每个人都在展现自己的才能,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
  3. 仪形见山立:友人的形象如山一样高大,表现出其气质的非凡。
  4. 文字动星光:赞美他们的文学才能,文字的光辉如星星般闪烁。
  5. 日运丹青笔:白天用画笔作画,展现艺术的活力。
  6. 时看赤白囊:偶尔观察装有文物的袋子,暗示着文化的传承。
  7. 伫闻戎马息:静静等待战马的安息,象征着战争的结束。
  8. 入贺领鸳行:带领鸳鸯,象征着和谐美满的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文字比作星光,形象地展现了文学的魅力。
  • 对仗:诗句中采用了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如“仪形见山立,文字动星光”。
  • 象征:鸳鸯象征着爱情和和谐,戎马象征着战争与和平。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才能的赞美与欣赏,描绘了一个和谐的文人聚会场景,并对和平、幸福的生活给予了美好的祝愿。

意象分析:

  • 岩廊:象征着自然与人文的融合,体现了文人雅士的情趣。
  • 星光:象征着文学的光芒与影响力。
  • 赤白囊:代表着文化的传承与历史的积淀。
  • 戎马:象征着战争的结束与和平的珍贵。
  • 鸳鸯:象征着和谐美满的情感与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谭笑”指的是什么?
    • A. 争吵
    • B. 谈笑
    • C. 哭泣
  2. “日运丹青笔”中“丹青”指的是什么?
    • A. 音乐
    • B. 画笔
    • C. 诗歌
  3. 诗中“鸳鸯”象征了什么?
    • A. 战争
    • B. 和谐
    • C. 单身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滕王阁序》王勃
  • 《登高》杜甫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诗词对比:

对比刘禹锡的《奉和司空裴相公中书即事通简旧僚之作》与王勃的《滕王阁序》,两者均展现了对友人的赞美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但王勃的作品更加强调个人的抱负与壮志,而刘禹锡则更加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友谊。两首诗在风格和主题上各具特色,展现了唐代诗歌的丰富多样。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刘禹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