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祝圣予送行韵》

时间: 2025-02-04 16:15:01

少年困裋褐,妄意取圭组。

徒为出岫云,不作润物雨。

三年葭苇丛,凫舄堕江浒。

忧患鬓先凋,惊呼髀空抚。

过期释重负,揆日趋在所。

投簪诚未能,束担亦良苦。

汉庭士冀北,不可一二数。

顾我最平凡,辱君误推许。

皇明照百工,天高日亭午。

海岳虽兼受,涓埃谅无补。

汲汲为身谋,人生几寒暑。

轩冕既傥来,金璧又难贮。

试看辕下驹,何如黄鹄举。

莫待婚嫁了,径为松菊主。

大隐在城市,高人恋衡宇。

相期数过从,从绠同汲古。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祝圣予送行韵 王炎 〔宋代〕

少年困裋褐,妄意取圭组。 徒为出岫云,不作润物雨。 三年葭苇丛,凫舄堕江浒。 忧患鬓先凋,惊呼髀空抚。 过期释重负,揆日趋在所。 投簪诚未能,束担亦良苦。 汉庭士冀北,不可一二数。 顾我最平凡,辱君误推许。 皇明照百工,天高日亭午。 海岳虽兼受,涓埃谅无补。 汲汲为身谋,人生几寒暑。 轩冕既傥来,金璧又难贮。 试看辕下驹,何如黄鹄举。 莫待婚嫁了,径为松菊主。 大隐在城市,高人恋衡宇。 相期数过从,从绠同汲古。

白话文翻译:

少年时困于粗布衣,妄想获得高官厚禄。 只是像出山的云,不能成为滋润万物的雨。 在芦苇丛中度过了三年,像凫鸟的鞋子掉在江边。 忧患使鬓发先凋零,惊呼中抚摸空空的大腿。 过期后放下重担,计算日子趋向目的地。 放下簪子确实做不到,束起担子也很辛苦。 汉朝的士人在冀北,不可一一数清。 回顾我最平凡,辱没了你的错误推荐。 皇上的光明照耀百工,天高日正午。 海岳虽能兼收并蓄,涓埃恐怕无补于事。 急切地为自己谋划,人生能有几个寒暑。 华丽的官帽既然是偶然得来,金璧又难以储存。 试看车下的马驹,怎比得上高飞的黄鹄。 不要等到婚嫁结束,直接成为松菊的主人。 大隐隐于市,高人恋栈屋。 相约多次来往,共同汲取古人的智慧。

注释:

字词注释:

  • 裋褐:粗布衣。
  • 圭组:高官厚禄。
  • 出岫云:比喻出仕。
  • 润物雨:比喻有益于民的政绩。
  • 葭苇丛:比喻艰苦的环境。
  • 凫舄:凫鸟的鞋子,比喻官职。
  • 髀:大腿。
  • 揆日:计算日子。
  • 投簪:比喻辞官。
  • 束担:比喻承担责任。
  • 汉庭士:汉朝的士人。
  • 冀北:地名,比喻人才辈出之地。
  • 皇明:皇上的光明。
  • 百工:各种工匠,泛指百姓。
  • 海岳:大海和高山,比喻广博。
  • 涓埃:微小的尘埃,比喻微不足道。
  • 轩冕:华丽的官帽。
  • 金璧:金子和玉,比喻财富。
  • 辕下驹:车下的马驹,比喻平凡。
  • 黄鹄举:高飞的黄鹄,比喻高远的志向。
  • 松菊主:比喻隐居的主人。
  • 大隐:隐居在市井中。
  • 衡宇:简陋的房屋。
  • 从绠:汲取古人的智慧。

典故解析:

  • “出岫云”出自《庄子·逍遥游》,比喻出仕。
  • “润物雨”出自杜甫《春夜喜雨》,比喻有益于民的政绩。
  • “投簪”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比喻辞官。
  • “黄鹄举”出自《楚辞·九章·涉江》,比喻高远的志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炎,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看出其对仕途的感慨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炎在送别友人时所作,表达了对仕途的失望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仕途与隐逸,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失望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少年困裋褐,妄意取圭组”描绘了少年时的梦想,而“徒为出岫云,不作润物雨”则表达了仕途的无奈。“三年葭苇丛,凫舄堕江浒”和“忧患鬓先凋,惊呼髀空抚”进一步描绘了仕途的艰辛和岁月的流逝。最后,“试看辕下驹,何如黄鹄举”和“莫待婚嫁了,径为松菊主”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希望摆脱世俗的束缚,追求心灵的自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少年困裋褐,妄意取圭组”:少年时困于粗布衣,妄想获得高官厚禄。
  2. “徒为出岫云,不作润物雨”:只是像出山的云,不能成为滋润万物的雨。
  3. “三年葭苇丛,凫舄堕江浒”:在芦苇丛中度过了三年,像凫鸟的鞋子掉在江边。
  4. “忧患鬓先凋,惊呼髀空抚”:忧患使鬓发先凋零,惊呼中抚摸空空的大腿。
  5. “过期释重负,揆日趋在所”:过期后放下重担,计算日子趋向目的地。
  6. “投簪诚未能,束担亦良苦”:放下簪子确实做不到,束起担子也很辛苦。
  7. “汉庭士冀北,不可一二数”:汉朝的士人在冀北,不可一一数清。
  8. “顾我最平凡,辱君误推许”:回顾我最平凡,辱没了你的错误推荐。
  9. “皇明照百工,天高日亭午”:皇上的光明照耀百工,天高日正午。
  10. “海岳虽兼受,涓埃谅无补”:海岳虽能兼收并蓄,涓埃恐怕无补于事。
  11. “汲汲为身谋,人生几寒暑”:急切地为自己谋划,人生能有几个寒暑。
  12. “轩冕既傥来,金璧又难贮”:华丽的官帽既然是偶然得来,金璧又难以储存。
  13. “试看辕下驹,何如黄鹄举”:试看车下的马驹,怎比得上高飞的黄鹄。
  14. “莫待婚嫁了,径为松菊主”:不要等到婚嫁结束,直接成为松菊的主人。
  15. “大隐在城市,高人恋衡宇”:大隐隐于市,高人恋栈屋。
  16. “相期数过从,从绠同汲古”:相约多次来往,共同汲取古人的智慧。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出岫云”、“润物雨”、“凫舄”、“黄鹄举”等。
  • 对仗:如“少年困裋褐,妄意取圭组”与“徒为出岫云,不作润物雨”。
  • 拟人:如“忧患鬓先凋”、“惊呼髀空抚”。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仕途的失望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比仕途的艰辛和隐逸的自由,表达了对世俗的厌倦和对心灵自由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裋褐:粗布衣,象征贫困。
  • 圭组:高官厚禄,象征仕途。
  • 出岫云:比喻出仕。
  • 润物雨:比喻有益于民的政绩。
  • 葭苇丛:比喻艰苦的环境。
  • 凫舄:比喻官职。
  • 髀:大腿,比喻岁月。
  • 揆日:计算日子,比喻计划。
  • 投簪:比喻辞官。
  • 束担:比喻承担责任。
  • 汉庭士:比喻人才。
  • 冀北:比喻人才辈出之地。
  • 皇明:皇上的光明,比喻皇恩。
  • 百工:各种工匠,泛指百姓。
  • 海岳:大海和高山,比喻广博。
  • 涓埃:微小的尘埃,比喻微不足道。
  • 轩冕:华丽的官帽,比喻官位。
  • 金璧:金子和玉,比喻财富。
  • 辕下驹:车下的马驹,比喻平凡。
  • 黄鹄举:高飞的黄鹄,比喻高远的志向。
  • 松菊主:比喻隐居的主人。
  • 大隐:隐居在市井中。
  • 衡宇:简陋的房屋,比喻隐居。
  • 从绠:汲取古人的智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出岫云”比喻什么? A. 出仕 B. 隐居 C. 旅行 D. 学习

  2. “润物雨”比喻什么? A. 有益于民的政绩 B. 自然界的雨水 C. 诗人的才华 D. 诗人的情感

  3. 诗中“黄鹄举”比喻什么? A. 高远的志向 B. 平凡的生活 C. 隐居的生活 D. 官位的高低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夜喜雨》:同样使用了“润物雨”的比喻。
  • 王维《送别》: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杜甫《春夜喜雨》与王炎的这首诗都使用了“润物雨”的比喻,但杜甫的诗更多表达了对自然界的赞美,而王炎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仕途的失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宋诗》:收录了王炎的诗作。
  • 《宋诗选注》:对宋代诗人的作品进行了选注。
  • 《宋诗鉴赏辞典》:对宋代诗人的作品进行了鉴赏。

相关诗句

少年困裋褐,妄意取圭组。下一句是什么

徒为出岫云,不作润物雨。上一句是什么

徒为出岫云,不作润物雨。下一句是什么

三年葭苇丛,凫舄堕江浒。上一句是什么

三年葭苇丛,凫舄堕江浒。下一句是什么

忧患鬓先凋,惊呼髀空抚。上一句是什么

忧患鬓先凋,惊呼髀空抚。下一句是什么

过期释重负,揆日趋在所。上一句是什么

过期释重负,揆日趋在所。下一句是什么

投簪诚未能,束担亦良苦。上一句是什么

投簪诚未能,束担亦良苦。下一句是什么

汉庭士冀北,不可一二数。上一句是什么

汉庭士冀北,不可一二数。下一句是什么

顾我最平凡,辱君误推许。上一句是什么

顾我最平凡,辱君误推许。下一句是什么

皇明照百工,天高日亭午。上一句是什么

皇明照百工,天高日亭午。下一句是什么

海岳虽兼受,涓埃谅无补。上一句是什么

少年困裋褐,下一句是什么

妄意取圭组。上一句是什么

妄意取圭组。下一句是什么

徒为出岫云,上一句是什么

徒为出岫云,下一句是什么

不作润物雨。上一句是什么

不作润物雨。下一句是什么

三年葭苇丛,上一句是什么

三年葭苇丛,下一句是什么

凫舄堕江浒。上一句是什么

凫舄堕江浒。下一句是什么

忧患鬓先凋,上一句是什么

忧患鬓先凋,下一句是什么

惊呼髀空抚。上一句是什么

惊呼髀空抚。下一句是什么

过期释重负,上一句是什么

过期释重负,下一句是什么

揆日趋在所。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