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王恭父赠梁杲墨》
时间: 2025-01-26 23:23:1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谢王恭父赠梁杲墨》
作者:杨万里
君不见蜀人文字天下工,前有相如后杨雄。
君不见蜀人乌丸天下妙,前有蒲韶后梁杲。
初得梁墨黐摹糊,老夫道渠不及蒲。
蓬山藏室王校书,笑我未识真玄菟。
两圭水苍笏,双团点漆壁。
一并赠老夫,此意已金石。
洮州绿玉试松花,星潭黑云走风沙。
龙蛇起陆鹰入骨,却愁雷电夺神物。
白话文翻译
你没见过蜀地的人写的字是多么工整吗?前面有相如,后面有杨雄。
你没见过蜀地的音乐是多么美妙吗?前面有蒲韶,后面有梁杲。
我刚得到梁杲的墨,黏在纸上,老夫我觉得不如蒲韶。
蓬山深处有王校书,他笑我不懂真正的玄妙之处。
两块水苍色的圭,双团点漆的壁板,
一并赠予我,这份情谊已经如金石般坚固。
洮州的绿玉试着松花,星潭的黑云在风沙中移动。
龙蛇在陆地上起伏,鹰在骨髓中飞翔,却忧愁雷电夺走神物。
注释
- 蜀人:指的是四川地区的人,以其文学和艺术成就著称。
- 相如:指的是司马相如,以其辞赋而闻名。
- 杨雄:汉代著名文学家,与相如齐名。
- 蒲韶:古代音乐家,擅长演奏乐器。
- 梁杲:蜀地著名的音乐家。
- 黐摹糊:指用墨黏在纸上,形容画作。
- 蓬山:传说中的仙山,象征高洁的学问。
- 王校书:王安石,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 玄菟:指深奥的道理。
- 两圭水苍笏:古代文人所用的器具,象征身份和地位。
- 金石:象征坚固的情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诗歌、词和文,尤其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情感真挚,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杨万里收到王恭父赠送的梁杲墨时,表现了他对蜀地文学和音乐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学识的谦逊。这首诗通过对比和抒情,展现了作者对高雅艺术的追求和对友人情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谢王恭父赠梁杲墨》是杨万里对蜀地文化的赞美与个人情感的抒发。诗中以蜀人文字和音乐的成就为引子,表达了对前辈文学家和音乐家的敬仰之情。开头的两句直指蜀地文学的辉煌,展现出诗人对文化的敏锐感受和深刻理解。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自谦的方式,表露出他对自身艺术成就的不足感,显示了他作为文人的谦逊和对真知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蓬山藏室王校书”,不仅点出了王安石的学识渊博,也隐含了他对自己学识的自省和反思。整首诗在描绘友情和艺术的同时,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追求,表现出一种深邃的文化自省。
最后的几句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自然的力量与艺术的魅力,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展现了南宋时期诗歌的特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君不见蜀人文字天下工,前有相如后杨雄:开篇提到蜀地的文学成就,表现了对前辈文学家的尊崇。
- 君不见蜀人乌丸天下妙,前有蒲韶后梁杲:继续赞美蜀地的音乐,强调音乐的美妙。
- 初得梁墨黐摹糊,老夫道渠不及蒲:对自己得到的墨的谦虚评价,显示出对更高艺术的敬畏。
- 蓬山藏室王校书,笑我未识真玄菟:提到王安石,表现对学识的追求与自省。
- 两圭水苍笏,双团点漆壁:借助器物象征身份与地位,强调赠送的珍贵。
- 一并赠老夫,此意已金石:表达朋友间深厚的情谊。
- 洮州绿玉试松花,星潭黑云走风沙:描绘自然景象,进一步丰富诗的意境。
- 龙蛇起陆鹰入骨,却愁雷电夺神物:表现出对艺术与自然的复杂情感,象征力量与失落。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龙蛇起陆”,用动物象征力量与动感。
- 对仗:如“前有相如后杨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具体的物象传达抽象的情感与哲理,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蜀地文化的赞美,对前辈艺术家的敬仰,以及对自身艺术成就的反思和对友人情谊的珍惜。它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文学与音乐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蜀人:代表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象征智慧与艺术。
- 相如、杨雄:象征文学成就与传统。
- 蒲韶、梁杲:象征音乐的美与艺术的传承。
- 王校书:象征高深的学识与文化追求。
- 金石:象征坚固的友谊与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蜀地著名文学家有哪些?
- A. 杜甫、李白
- B. 相如、杨雄
- C. 白居易、王维
-
填空题:文章中提到的“蓬山藏室王校书”是指__。
-
判断题:这首诗的主要情感是对友人的赞美与敬仰。 (对/错)
答案
- B
- 王安石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经典作品,以自然景观描绘人情。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的作品,展现对历史的思索与感慨。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与《谢王恭父赠梁杲墨》都有对自然与人感情的交融,但前者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后者则表现出对文化的敬仰与反思。
参考资料
- 《杨万里诗文选》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