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荆州所寄》

时间: 2025-01-11 07:40:00

有时散策过西邻,共向东风忆故人。

芙蓉亭下池水满,敬简堂前杨柳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张荆州所寄 有时散策过西邻,共向东风忆故人。 芙蓉亭下池水满,敬简堂前杨柳春。

白话文翻译:

有时我散步经过西边的邻居家,一起迎着东风怀念旧友。 在芙蓉亭下,池水盈满,敬简堂前的杨柳迎来了春天。

注释:

  • 散策:散步。
  • 西邻:西边的邻居。
  • 东风:春天的风。
  • 忆故人:怀念旧友。
  • 芙蓉亭:亭子的名称,可能因其周围种植芙蓉花而得名。
  • 敬简堂:堂的名称,可能是作者或其友人的居所。
  • 杨柳春:春天的杨柳,象征春天的到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他的诗文多表现理学思想,风格清新自然,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栻和答张荆州(具体人物不详)的诗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在春天散步时怀念旧友的情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寄托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通过对“东风”、“芙蓉亭”、“敬简堂”和“杨柳春”等意象的运用,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怀旧的氛围。诗中的“忆故人”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而“共向东风”则增添了一种共同回忆的温馨感。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有时散策过西邻”:作者有时会散步经过西边的邻居家,这里的“散策”即散步,表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
  2. “共向东风忆故人”:迎着春天的风,作者与友人一起怀念旧友,这里的“东风”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也暗含着对往昔时光的回忆。
  3. “芙蓉亭下池水满”:在芙蓉亭下,池水盈满,这里的“芙蓉亭”可能是一个具体的地点,也可能是作者想象中的美好场景。
  4. “敬简堂前杨柳春”:敬简堂前的杨柳迎来了春天,这里的“敬简堂”可能是作者或其友人的居所,杨柳则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修辞手法:

  • 拟人:“共向东风忆故人”中的“东风”被拟人化,仿佛是作者与友人共同回忆旧友的伙伴。
  • 意象:诗中运用了“芙蓉亭”、“敬简堂”和“杨柳春”等意象,营造出春天的美好氛围。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怀念旧友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意象分析:

  • 东风:象征春天的到来,也暗含着对往昔时光的回忆。
  • 芙蓉亭:可能是一个具体的地点,也可能是作者想象中的美好场景,象征着美好和宁静。
  • 敬简堂:可能是作者或其友人的居所,象征着温馨和安宁。
  • 杨柳春:春天的杨柳,象征着生机和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散策”是什么意思? A. 散步 B. 策马 C. 策略 D. 散心
  2. “共向东风忆故人”中的“东风”象征什么? A. 秋天 B. 冬天 C. 春天 D. 夏天
  3. “芙蓉亭下池水满”中的“芙蓉亭”可能是什么? A. 一个具体的地点 B. 一个虚构的地点 C. 一个历史遗迹 D. 一个神话传说
  4. “敬简堂前杨柳春”中的“杨柳春”象征什么? A. 秋天的萧瑟 B. 冬天的寒冷 C. 春天的生机 D. 夏天的炎热

答案:1. A 2. C 3. A 4.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朱熹的《春日》:同样描绘春天景象,表达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表达对旧友的怀念和对过去时光的回忆。

诗词对比:

  • 张栻的《和张荆州所寄》与朱熹的《春日》: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张栻的诗更侧重于表达对友人的怀念,而朱熹的诗则更多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栻及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有助于深入了解宋代诗歌。
  • 《张栻集》:张栻的诗文集,收录了他的多篇诗作,有助于全面了解其文学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