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谢崔杨州辟七首》

时间: 2025-01-10 18:15:54

汾阴有古鼎,金景歊浮云。

斡弃不知爱,瓦豆荐苾芬。

提携向中庭,拂拭苍藓纹。

虽非大籀篆,仿佛犹八分。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汾阴有古鼎,金景歊浮云。
斡弃不知爱,瓦豆荐苾芬。
提携向中庭,拂拭苍藓纹。
虽非大籀篆,仿佛犹八分。

白话文翻译:

在汾河阴影下有一口古鼎,阳光照耀,浮云飘荡。
舍弃世俗的情感,像瓦豆般清香芬芳。
我提着它走向院子,轻轻拂去青苔上的纹路。
虽然不是大篆的文字,却依然像八分书法般的端庄。

注释:

  • 汾阴:指汾河的阴影,象征幽静的环境。
  • 古鼎:古代的青铜器,象征历史和文化的厚重。
  • 金景:阳光明媚的景象。
  • 斡弃:舍弃、抛弃。
  • 瓦豆:一种小器皿,象征简朴的生活与自然的清新。
  • :这里指的是放置或供奉。
  • 拂拭:轻轻擦拭。
  • 苍藓纹:青苔的纹路,象征岁月的痕迹。
  • 大籀篆:古老的书法字体,象征严谨与传统。
  • 八分:一种书法风格,端庄而有力。

典故解析:

古鼎作为文化的象征,常常出现在古代诗词中,代表着历史传承和文化积淀。诗中提及的“八分”书法,源于东汉时期的书法风格,意在强调书法的美感与规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宋代诗人,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常以优美的自然景致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题材。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结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

《古意谢崔杨州辟七首》是在宋代社会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眷恋,同时也表现出对友人的感激与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自然与人文的融合,汾阴古鼎的意象引导读者进入一种悠远的历史氛围。诗人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也将个人情感融入其中,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怀念。开篇以“汾阴有古鼎”引入,古鼎的存在不仅是历史的象征,也暗示着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接着提到“金景歊浮云”,通过阳光和浮云的变化,渲染出一种宁静而又柔和的氛围,仿佛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生生不息。

其后,诗人提到“斡弃不知爱”,在此表达了对世俗情感的超然,强调了一种更为纯粹的生活态度。最后,诗人以“虽非大籀篆,仿佛犹八分”收尾,既展现了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坚持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自然与文化的结合,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的哲思与宁静的美感,带给读者深刻的思考与美的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汾阴有古鼎: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场景,古鼎象征历史文化。
  2. 金景歊浮云:阳光和浮云相映成趣,表现自然的变化。
  3. 斡弃不知爱:抛弃世俗的纷扰,追求内心的宁静。
  4. 瓦豆荐苾芬:用简单的物品表达纯净的生活态度。
  5. 提携向中庭:带着古鼎走向庭院,象征对传统的承载。
  6. 拂拭苍藓纹:轻拭青苔,象征对历史的尊重与珍视。
  7. 虽非大籀篆:承认自己的书法不如古人。
  8. 仿佛犹八分:但依然追求优美与规范。

修辞手法:

  • 比喻:古鼎比喻历史沉淀,瓦豆比喻简朴生活。
  • 对仗:如“金景”与“浮云”,增强诗的韵律感。
  • 象征:古鼎、青苔均象征着文化和岁月。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尊重历史与文化,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纯净,表达了诗人对传统的敬仰与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 古鼎:象征历史,文化的积淀。
  • 金景:阳光,生命与希望。
  • 浮云:变化与无常。
  • 苍藓纹:岁月的痕迹,历史的积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古鼎”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历史文化
    • C. 友谊
  2.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八分”指的是哪种艺术?

    • A. 诗歌
    • B. 书法
    • C. 绘画
  3. 诗人对世俗情感的态度是?

    • A. 追求
    • B. 超然
    • C. 依赖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洪咨夔的作品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文的感悟,洪的诗更侧重历史文化的反思,而王则着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