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再游武夷,至晞真馆,与道士泛月而归)》
时间: 2025-01-11 17:13:3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武夷山里一溪横。晚风清。断霞明。行至晞真馆下月华生。仙迹灵踪知几许,霞明。行至晞真馆下月华生。仙迹灵踪知几许,云缥缈,石峥嵘。羽人同载小舟轻。玉壶倾。荐芳馨。酣饮高歌,时作步虚声。一梦游仙非偶尔,回棹远,翠烟凝。
白话文翻译:
在武夷山中,一条溪流横亘。晚风清爽,断霞明亮。走到晞真馆下,月光开始升起。仙人的足迹和灵踪有多少,霞光明亮。走到晞真馆下,月光开始升起。仙人的足迹和灵踪有多少,云雾缥缈,石头峥嵘。与道士一同乘坐小舟,轻盈前行。玉壶倾斜,献上芳香。畅饮高歌,不时发出步虚声。一场游仙之梦并非偶然,回舟远去,翠烟凝聚。
注释:
- 武夷山:位于福建省,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 晞真馆:武夷山中的一处道观。
- 月华:月光。
- 仙迹灵踪:指仙人的足迹和灵异之处。
- 羽人:指道士,因道士常被比喻为羽化成仙的人。
- 玉壶:指酒壶。
- 步虚声:道士诵经时的声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纲(1083-1140),字伯纪,号梁溪,宋代政治家、文学家。他在政治上主张抗金,文学上以诗文著称,风格豪放,多抒发忧国忧民之情。此诗作于他再次游览武夷山时,与道士泛舟赏月,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和对道家文化的崇敬。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李纲再次游览武夷山时,与道士泛舟赏月,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和对道家文化的崇敬。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李纲在武夷山的夜晚,与道士泛舟赏月的情景。诗中,“武夷山里一溪横”开篇即勾勒出一幅静谧的山川画卷,晚风、断霞、月华等自然意象交织,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诗中的“仙迹灵踪”和“云缥缈,石峥嵘”进一步强化了仙境的神秘感。与道士同舟,玉壶倾酒,酣饮高歌,时作步虚声,这些细节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道家文化的热爱,也表达了他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最后,“一梦游仙非偶尔,回棹远,翠烟凝”则暗示了这场游仙之旅的虚幻与美好,以及诗人对这种境界的留恋。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武夷山里一溪横:描绘武夷山的自然景观,溪流横亘,静谧而壮美。
- 晚风清:晚风清爽,带来凉意,增添宁静之感。
- 断霞明:断霞明亮,形容晚霞的美丽。
- 行至晞真馆下月华生:走到晞真馆下,月光开始升起,营造出神秘而宁静的氛围。
- 仙迹灵踪知几许:仙人的足迹和灵踪有多少,表达对仙境的向往。
- 云缥缈,石峥嵘:云雾缥缈,石头峥嵘,形容山中的神秘与壮丽。
- 羽人同载小舟轻:与道士一同乘坐小舟,轻盈前行,表达与道士的亲密关系。
- 玉壶倾:玉壶倾斜,指饮酒,增添诗意。
- 荐芳馨:献上芳香,指献上美酒。
- 酣饮高歌,时作步虚声:畅饮高歌,不时发出步虚声,表达欢乐与超脱。
- 一梦游仙非偶尔:一场游仙之梦并非偶然,表达对仙境的向往。
- 回棹远,翠烟凝:回舟远去,翠烟凝聚,形容离别时的美景。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云缥缈,石峥嵘”中的“缥缈”和“峥嵘”,形象地描绘了云雾和石头的特点。
- 拟人:如“晚风清”中的“清”,赋予晚风以人的感受。
- 对仗:如“霞明”与“月华生”,“云缥缈”与“石峥嵘”,形成对仗,增强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武夷山夜晚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道家文化的崇敬,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
意象分析:
- 武夷山:象征着自然与宁静。
- 晞真馆:象征着道家文化的圣地。
- 月华:象征着神秘与美好。
- 仙迹灵踪:象征着仙境的神秘与向往。
- 羽人:象征着道士的身份与超脱。
- 玉壶:象征着饮酒的欢乐与诗意。
- 步虚声:象征着道家的修行与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晞真馆”是指什么? A. 道观 B. 寺庙 C. 书院 D. 宫殿 答案:A
-
诗中的“羽人”指的是什么? A. 仙人 B. 道士 C. 文人 D. 武士 答案:B
-
诗中的“步虚声”是指什么? A. 道士诵经的声音 B. 仙人的声音 C. 风声 D. 水声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同样描绘了山中的仙境,表达了对自然与超脱的向往。
- 苏轼《赤壁赋》:通过对赤壁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与自然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李纲的《江城子》与李白的《庐山谣》都描绘了山中的仙境,但李纲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道家文化的崇敬,而李白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与超脱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李纲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武夷山志》:详细介绍了武夷山的历史与文化,有助于理解诗中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