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次韵任世初送林商叟海道还闽中)》

时间: 2025-04-29 17:35:39

际天云海无涯,径从一叶舟中渡。

天容海色,浪平风稳,何尝有飓。

鳞甲千山,笙镛群籁,了无遮护。

笑读君佳阕,追寻往事,须信道、忘来去。

闻说钓鲸公子,为才名、鹗书交举。

高怀淡泊,柏台兰省,留连莫住。

万里闽山,不从海道,寄声何处。

怅七年契阔,无因握手,与开怀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龙吟(次韵任世初送林商叟海道还闽中) 作者:李纲 〔宋代〕

际天云海无涯,径从一叶舟中渡。天容海色,浪平风稳,何尝有飓。鳞甲千山,笙镛群籁,了无遮护。笑读君佳阕,追寻往事,须信道忘来去。闻说钓鲸公子,为才名鹗书交举。高怀淡泊,柏台兰省,留连莫住。万里闽山,不从海道,寄声何处。怅七年契阔,无因握手,与开怀语。

白话文翻译:

在无边无际的天云海之间,我乘坐一叶小舟横渡。天空与海面相映,波浪平静,风势稳定,从未遭遇风暴。千山万水如同鳞甲,自然的声音如同笙镛合奏,没有任何遮挡。笑着阅读你的佳作,追忆往事,必须相信遗忘来去的重要性。听说有位钓鲸的公子,因才华横溢而声名远扬。他心怀淡泊,不愿在官场久留。远方的闽山,不通过海路,声音能传到哪里呢?七年来我们分离,无法握手交谈,无法畅谈心事。

注释:

  • 际天云海无涯:形容天空与海洋的广阔无边。
  • 径从一叶舟中渡:直接乘坐小船渡海。
  • 天容海色:天空与海面的颜色相映。
  • 浪平风稳:波浪平静,风势稳定。
  • 何尝有飓:从未遭遇风暴。
  • 鳞甲千山:形容山峦起伏,如同鳞甲。
  • 笙镛群籁:自然的声音如同笙镛合奏。
  • 了无遮护:没有任何遮挡。
  • 笑读君佳阕:笑着阅读你的佳作。
  • 追寻往事:回忆过去的事情。
  • 须信道忘来去:必须相信遗忘来去的重要性。
  • 钓鲸公子:指有才华的人。
  • 为才名鹗书交举:因才华横溢而声名远扬。
  • 高怀淡泊:心怀淡泊,不慕名利。
  • 柏台兰省:指官场。
  • 留连莫住:不愿在官场久留。
  • 万里闽山:远方的闽山。
  • 不从海道:不通过海路。
  • 寄声何处:声音能传到哪里。
  • 怅七年契阔:七年来我们分离。
  • 无因握手:无法握手交谈。
  • 与开怀语:无法畅谈心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纲(1083-1140),字伯纪,号梁溪居士,宋代政治家、文学家。他在政治上主张抗金,文学上以诗文著称,风格豪放,多抒发忧国忧民之情。这首诗是李纲为送别友人林商叟而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官场生活的淡泊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纲在送别友人林商叟时所作,林商叟将通过海道返回闽中。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淡泊态度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广阔的天地为背景,通过描绘天容海色、浪平风稳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深情。诗中“际天云海无涯”一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天空与海洋的广阔无边,给人以壮阔的视觉感受。“笑读君佳阕,追寻往事,须信道忘来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作品的欣赏和对往事的回忆,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遗忘来去的重要性的认识。最后几句则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官场生活的淡泊态度,体现了诗人高洁的品格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际天云海无涯:开篇即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天空与海洋的广阔无边,给人以壮阔的视觉感受。
  2. 径从一叶舟中渡:直接乘坐小船渡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深情。
  3. 天容海色,浪平风稳,何尝有飓:描绘了天空与海面相映,波浪平静,风势稳定,从未遭遇风暴的自然景象。
  4. 鳞甲千山,笙镛群籁,了无遮护:形容山峦起伏,如同鳞甲,自然的声音如同笙镛合奏,没有任何遮挡。
  5. 笑读君佳阕,追寻往事,须信道忘来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作品的欣赏和对往事的回忆,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遗忘来去的重要性的认识。
  6. 闻说钓鲸公子,为才名鹗书交举:听说有位钓鲸的公子,因才华横溢而声名远扬。
  7. 高怀淡泊,柏台兰省,留连莫住: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淡泊态度,不愿在官场久留。
  8. 万里闽山,不从海道,寄声何处:远方的闽山,不通过海路,声音能传到哪里,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
  9. 怅七年契阔,无因握手,与开怀语:七年来我们分离,无法握手交谈,无法畅谈心事,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夸张:如“际天云海无涯”,夸张地描绘了天空与海洋的广阔无边。
  • 比喻:如“鳞甲千山”,将山峦起伏比作鳞甲。
  • 拟人:如“笙镛群籁”,将自然的声音拟人化为笙镛合奏。
  • 对仗:如“天容海色,浪平风稳”,对仗工整,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官场生活的淡泊态度,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友人作品的欣赏,展现了诗人高洁的品格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际天云海:广阔无边的天空与海洋。
  • 一叶舟:小船,象征着诗人与友人的深情。
  • 天容海色:天空与海面的颜色相映,象征着自然的美景。
  • 浪平风稳:波浪平静,风势稳定,象征着自然的和谐。
  • 鳞甲千山:山峦起伏,如同鳞甲,象征着自然的壮美。
  • 笙镛群籁:自然的声音如同笙镛合奏,象征着自然的和谐。
  • 钓鲸公子:有才华的人,象征着诗人的高洁品格。
  • 万里闽山:远方的闽山,象征着对友人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际天云海无涯”一句描绘了什么景象? A. 天空与海洋的广阔无边 B. 山峦起伏 C. 自然的声音 D. 官场生活

  2. 诗中“笑读君佳阕,追寻往事,须信道忘来去”表达了什么? A. 对友人作品的欣赏 B. 对官场生活的淡泊态度 C. 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D. 对遗忘来去的重要性的认识

  3. 诗中“钓鲸公子”指的是什么? A. 有才华的人 B. 官场生活 C. 自然美景 D. 对友人的思念

  4. 诗中“万里闽山,不从海道,寄声何处”表达了什么? A. 对友人的思念 B. 对官场生活的淡泊态度 C. 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D. 对遗忘来去的重要性的认识

答案:

  1. A
  2. D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同样描绘了广阔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王安石《泊船瓜洲》: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官场生活的淡泊态度。

诗词对比:

  • 李纲《水龙吟》与苏轼《赤壁赋》:两者都描绘了广阔的自然景象,但李纲的诗更多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官场生活的淡泊态度,而苏轼的赋则更多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李纲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李纲的文学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有助于理解李纲诗作的背景。

相关诗句

际天云海无涯,径从一叶舟中渡。下一句是什么

天容海色,浪平风稳,何尝有飓。上一句是什么

天容海色,浪平风稳,何尝有飓。下一句是什么

鳞甲千山,笙镛群籁,了无遮护。上一句是什么

鳞甲千山,笙镛群籁,了无遮护。下一句是什么

笑读君佳阕,追寻往事,须信道、忘来去。上一句是什么

笑读君佳阕,追寻往事,须信道、忘来去。下一句是什么

闻说钓鲸公子,为才名、鹗书交举。上一句是什么

闻说钓鲸公子,为才名、鹗书交举。下一句是什么

高怀淡泊,柏台兰省,留连莫住。上一句是什么

高怀淡泊,柏台兰省,留连莫住。下一句是什么

万里闽山,不从海道,寄声何处。上一句是什么

万里闽山,不从海道,寄声何处。下一句是什么

怅七年契阔,无因握手,与开怀语。上一句是什么

际天云海无涯,下一句是什么

径从一叶舟中渡。上一句是什么

径从一叶舟中渡。下一句是什么

天容海色,上一句是什么

天容海色,下一句是什么

浪平风稳,上一句是什么

浪平风稳,下一句是什么

何尝有飓。上一句是什么

何尝有飓。下一句是什么

鳞甲千山,上一句是什么

鳞甲千山,下一句是什么

笙镛群籁,上一句是什么

笙镛群籁,下一句是什么

了无遮护。上一句是什么

了无遮护。下一句是什么

笑读君佳阕,上一句是什么

笑读君佳阕,下一句是什么

追寻往事,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