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还又宴王宣使乐语口号》
时间: 2025-01-26 04:47:0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凯还又宴王宣使乐语口号
作者: 李曾伯 〔宋代〕
八年一柱屹长城,此老胸中百万兵。
有造於西棠播颂,穷荒之北草知名。
喧天笳鼓归时乐,揭日旗常旷世荣。
且为平山应少驻,莫辞酩酊尽欢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经历了八年的征战后,长城仍然巍然屹立,诗人心中怀揣着百万士兵的豪情壮志。西边的棠花盛开,传颂着英雄的事迹,北方的荒草也因而知名。喧闹的笳声和鼓声响起,大家欢聚在一起,仿佛在庆祝胜利,国旗在阳光下迎风飘扬,象征着无上的荣耀。诗人希望在平坦的山上稍作停留,尽情畅饮,享受这欢乐的时光。
注释:
- 长城: 指中国的长城,象征着国防和抵御外敌的决心。
- 百万兵: 夸张的说法,表示强大的军队和保家卫国的决心。
- 西棠: 指西方的棠花,寓意美好和荣耀。
- 穷荒之北草: 意指北方的荒野,因战争而名声在外。
- 喧天笳鼓: 喧闹的乐器声,表示节日的热闹氛围。
- 平山: 可能指代一种宁静的环境,适合聚会和饮酒。
- 酩酊尽欢情: 形容尽情享受,喝得酩酊大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曾伯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于宋仁宗时期,以诗歌见长,作品常表现对国家的忧虑与对人民的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某次胜利后,诗人所作,用以庆祝胜利的宴会,传达了对国家安宁和人民欢乐的期许。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盛大的庆祝场景,充满了对国家安宁和英雄壮志的赞美。诗的开头提到“八年一柱屹长城”,营造出一种坚韧不拔的气势,象征着中华民族顽强的抵抗精神。接着,诗人用“百万兵”来表达自己内心的豪情,展现出对国家的忠诚与对战斗的渴望。
在中间的部分,诗人通过“喧天笳鼓归时乐”,传达出胜利后的欢愉与团结,营造出一种欢庆的氛围。而“揭日旗常旷世荣”则是对国家荣光的赞美,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最后两句“且为平山应少驻,莫辞酩酊尽欢情”则是对人生乐趣的呼唤,诗人在胜利的时刻希望大家能够放下忧虑,尽情享受当下的欢乐。这种情感的转折,使得整首诗在激昂中又带有一丝轻松,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信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八年一柱屹长城: 指经过八年的战争,长城依然矗立,象征着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
- 此老胸中百万兵: 表达诗人心中怀有强烈的保家卫国情怀。
- 有造於西棠播颂: 西方的棠花因英雄事迹而传颂,表现出对英雄的赞美。
- 穷荒之北草知名: 北方的荒野也因战争而出名,暗示战争的广泛影响。
- 喧天笳鼓归时乐: 热闹的音乐声象征着节日的庆祝,增强了欢乐的气氛。
- 揭日旗常旷世荣: 国旗在阳光下飘扬,象征着国家的荣光与希望。
- 且为平山应少驻: 希望在平坦的山上小住片刻,享受宁静的时光。
- 莫辞酩酊尽欢情: 劝大家尽情享乐,不必顾虑。
修辞手法:
- 夸张: “百万兵”用于强调士气和决心。
- 对仗: 诗中有着良好的对仗结构,如“喧天笳鼓”与“揭日旗”。
- 象征: 长城和国旗都象征着国家的坚韧与荣光。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胜利的庆祝、对国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乐趣的追求,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 长城: 象征着抵抗外敌、捍卫国土的决心。
- 棠花: 代表着美好与荣耀,常与胜利联系在一起。
- 笳鼓: 代表欢庆的乐器,增强了节日的气氛。
- 平山: 传达出一种宁静、舒适的环境,适合聚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长城”象征什么? a) 美丽的风景
b) 抵御外敌的决心
c) 人民的生活 -
诗中提到的“百万兵”是指什么? a) 诗人的幻想
b) 诗人心中的豪情
c) 真实的军队 -
最后两句“莫辞酩酊尽欢情”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忧愁
b) 享乐
c) 忍耐
答案:
- b) 抵御外敌的决心
- b) 诗人心中的豪情
- b) 享乐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比较李曾伯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现了对国家的关心与对未来的希望,但李曾伯更为欢快,而杜甫则更多表现出忧愁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