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径坂尊公致政盛德於上就以诗报之》

时间: 2025-01-26 23:27:47

拜疏归田学老农,天高未肯听衰翁。

逸民且举邵康节,有子并称程大中。

给札说书皆御墨,教忠锡爵励群工。

老臣只代臣颐请,颐不祈恩何自通。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拜疏归田学老农,天高未肯听衰翁。
逸民且举邵康节,有子并称程大中。
给札说书皆御墨,教忠锡爵励群工。
老臣只代臣颐请,颐不祈恩何自通。

白话文翻译:

我向朝廷请辞,回到田间学习老农的生活,
天高地远,不愿倾听我这衰老的声音。
逸民们都崇尚邵康节的品德,
他的儿子与程大中齐名。
给我信札的书信都是用皇上的笔墨,
教导忠臣获封爵位,激励众多工匠。
老臣只是代替臣子恳求,
如果不求恩惠,又如何能够沟通?

注释:

  • :上奏的文书,这里指向朝廷请辞。
  • 归田:返回田间,指辞官归隐。
  • 老农:年长的农民,这里象征着朴实的生活。
  • 逸民:隐士或不愿仕途的人。
  • 邵康节:邵雍,北宋著名的哲学家,因其品德高尚而被推崇。
  • 程大中:程颐,北宋著名理学家,与邵康节齐名。
  • 给札:指书信或公文。
  • 御墨:皇帝亲笔所写的文书。
  • 忠锡爵:忠臣被封爵位,这里反映了对忠诚的重视。
  • 老臣:年长的官员。
  • 臣颐:可以理解为“臣子对我的请求”。
  • 不祈恩:不请求恩惠,意味着一种超脱的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汝腾,宋代诗人,字子云,号云泉。他的诗歌多描写田园生活,风格清新自然,常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赵汝腾在政治上虽有一番作为,但在文学创作上更显其才华。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赵汝腾辞官后,回归田园生活之际,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当权者不听民声的无奈。诗中通过对逸民和老臣的描写,反映了他对理想人物的崇尚和对现实的不满。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清新的田园气息和对隐逸生活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官场的厌倦和对平淡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以“拜疏归田”切入,直接表明了辞官的决心,带有一种坚决而又洒脱的气息。接着,作者以“天高未肯听衰翁”来表达自己在权力中心的孤独与无奈,似乎即便有高远的理想,也难以被世俗所理解。

“逸民且举邵康节,有子并称程大中”中,提到的两位历史人物,是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与赞颂。他们以高尚的品德和学识赢得了后人的尊重,成为一种理想的象征。相较于“给札说书皆御墨”,这里的对比则揭示了官场的复杂与利益关系。诗末两句“老臣只代臣颐请,颐不祈恩何自通”更是表达了对官场中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显露出对权力与恩惠的无奈认知。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幽远,既有对理想的追求,又有对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哲理思考与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拜疏归田学老农:我向朝廷请辞,回到乡间学习农人的生活。
  2. 天高未肯听衰翁:即使我有理想,天高地远,依然不愿听取我这位衰老者的声音。
  3. 逸民且举邵康节:隐士们都赞美邵康节的品德。
  4. 有子并称程大中:他的儿子与程大中同样受人尊重。
  5. 给札说书皆御墨:传递的信件都是用皇帝的笔墨写成。
  6. 教忠锡爵励群工:传授忠诚之道,激励众多工匠。
  7. 老臣只代臣颐请:年长的官员只是代替他人请求。
  8. 颐不祈恩何自通:如果不请求恩惠,又如何能够沟通?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老农”与“逸民”的对比,展现出两种人生选择的差异。
  • 比喻:将隐士比作理想,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排比:多次提到历史人物,增强了诗的气势与深度。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不满,反映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崇拜,诗人展示了对道德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老农:象征朴实、宁静的生活。
  • 逸民:代表对自由、不受拘束的生活状态。
  • 邵康节、程大中:寓意高尚的品德和智慧。
  • 御墨:象征权力与地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隐士是指: A. 邵康节
    B. 赵汝腾
    C. 程大中
    D. 天高翁

  2. “拜疏归田”意指: A. 回家种田
    B. 辞官归隐
    C. 向皇帝请辞
    D. 学习农艺

  3. 诗中表达了对官场的: A. 向往
    B. 厌倦
    C. 赞美
    D. 认同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归园田居》 - 陶渊明
  • 《春晓》 - 孟浩然
  • 《夜泊牛津》 - 李白

诗词对比: 赵汝腾的《奏径坂尊公致政盛德於上就以诗报之》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均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然而,赵汝腾的诗更加强调对现实的反思与无奈,而陶渊明则表现出一种更为洒脱的态度,显得更加理想化。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十九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