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答詹叔过澶之旧州有作》

时间: 2025-01-27 03:12:44

荒城岿遗堵,曙色起桑柘。

肃肃胡雁群,风急不得下。

子行感兴废,吊望一停驾。

缄诗寄故人,明灯读寒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荒城岿遗堵,曙色起桑柘。
肃肃胡雁群,风急不得下。
子行感兴废,吊望一停驾。
缄诗寄故人,明灯读寒夜。

白话文翻译:

在荒凉的城墙上,遗留下残破的墙垣,晨光中,桑树和柘树的影子渐渐清晰。
一群胡雁在空中飞翔,因风急而无法降落。
我感慨万千,往昔的情怀已然废去,停下马车,遥望远方。
我把诗句封缄寄给老朋友,在明亮的灯下,独自读着这寒冷的夜晚。

注释:

  • 荒城:指的是已废弃的城邑,象征着荒凉和历史的沧桑。
  • 岿遗堵:岿然不动的残墙,表现出城池的破败和历史的沉重。
  • 曙色:清晨的光色,象征希望和新生。
  • 胡雁:指北方的雁,常与迁徙、孤独相关。
  • 子行:指我,作者自称。
  • 感兴废:感慨往日的兴盛已成废墟。
  • 缄诗:将诗歌封存,用以寄情于友。
  • 明灯:象征知识和思考的光亮。

典故解析:

此诗描绘了荒城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的感慨和思绪。古代“胡雁”常作为迁徙的象征,代表了离别与孤独的情感。古诗中常有“明灯”的意象,用以象征求知和对过往的追忆。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韩维,宋代诗人,以其清新淡雅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澶州,表达了对故乡和朋友的思念之情,及对往昔繁华的感叹。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荒城的景象,传达了历史的沧桑感。开篇以“荒城岿遗堵”引入,瞬间营造出一种孤独和冷清的氛围。接着,晨曦中的桑柘树影,既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也暗示着希望的微光。诗中“肃肃胡雁群”一句,进一步加深了孤寂的意境,胡雁的飞翔使人联想到迁徙与离别,表现了内心的感伤。

而“子行感兴废”则是对过往繁华的追忆,作者在这里自省,感到年轻时的热情已渐渐消逝。“吊望一停驾”不仅是对景的凝视,更是对人生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无奈与疲惫。最后一句“缄诗寄故人”,将整个情感带向高潮,诗人将对故人的思念寄托在诗中,明灯下的孤独读书,也反映了他在寒夜中的寂寥与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解析:

  1. 荒城岿遗堵:以“荒城”引入,直接传达出一种破败感,构建出孤独的空间感。
  2. 曙色起桑柘:晨光映照下的桑柘,暗示着新的开始与希望。
  3. 肃肃胡雁群:描绘了寒风中的雁群,给人一种孤寂的感觉,反映出诗人的内心状态。
  4. 子行感兴废:表达了对往昔的感慨,青春的兴盛已成往事。
  5. 吊望一停驾:体现了诗人停下脚步,静静思考人生。
  6. 缄诗寄故人:寄情于友,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荒城”比喻历史的沧桑。
  • 拟人:“胡雁群”在风中飞翔,表现出一种无奈。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对青春与往昔的追忆,以及对友人的深情思念,充满了浓厚的乡愁与孤独感。

意象分析:

  • 荒城:象征历史的沉重与遗忘。
  • 曙色:代表希望与新生。
  • 胡雁:象征孤独与离别。
  • 明灯:象征知识、思考和内心的光亮。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胡雁”代表什么?

    • A. 繁华
    • B. 孤独与迁徙
    • C. 喜悦
  2. “缄诗寄故人”中,“缄”的意思是?

    • A. 打开
    • B. 封存
    • C. 写作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自然景色
    • B. 对历史和友人的思念
    • C. 爱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诗词对比

    • 韩维的《奉答詹叔过澶之旧州有作》和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友人的思念,但前者更侧重于自然景象的描绘,后者则更直接地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