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盏子·眼底时光》
时间: 2025-01-11 05:42:0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金盏子·眼底时光
作者: 陈著 〔宋代〕
眼底时光,奈老来如何奈得秋何。
黄叶最多情,天分付凉意一声先做。
是处著露莎蛩,也酸吟相和。
新雁想,飞到故都徘徊,未忍轻过。
往事是堪唾。
红枣信烽折尽任他。
湖山桂香自好,笙歌舫沈沈醉也谁拖。
可怜瘦月凄凉,把兴亡看破。
如今,但留下满城,西风悲些。
白话文翻译
眼底的时光,到了老来该如何面对这秋天呢?
黄叶是最有情的,天色已然凉意先行。
这里露水湿润,莎草与蛩虫一同吟唱,
新来的大雁想飞回故乡徘徊,却不忍轻易掠过。
往事令人唾弃,
即使红枣的信号已然消逝,任由其去。
湖山的桂香依旧美好,笙歌的船只在醉意沉沉中又是谁在牵绊?
可怜那瘦月凄凉,已看破兴亡的荣辱。
如今,只留下满城的落寞,西风悲伤地吹拂。
注释
- 眼底时光:意指眼前的时光,暗示时间流逝。
- 奈老来如何:面对老去,感慨万分。
- 黄叶最多情:黄叶象征秋天的情感,寄托了对时间的怅惘。
- 莎蛩:莎草与蟋蟀,代表自然中的生灵。
- 新雁想:新来的大雁,象征思乡之情。
- 往事是堪唾:过去的事情令人厌倦。
- 西风悲些:西风带来的悲凉,象征着秋天的萧瑟。
典故解析
- 秋天:秋季常被用来象征人生的黄昏,时间的无情。
- 红枣信烽:红枣在古代象征美好的信物,但此处表达的是一种失落感。
- 瘦月:月亮瘦弱象征着孤独与凄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著,南宋时期的词人,风格多样,以情感细腻和意象丰富著称,其作品常反映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陈著晚年,正值人生的反思期,受到秋天萧瑟景象的影响,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往事的追忆。
诗歌鉴赏
《金盏子·眼底时光》是一首深刻反映人生哲理的词作,透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思考。开篇“眼底时光,奈老来如何奈得秋何”便引入了时间这一主题,清晰地传达出老去的无奈感。接着,词人通过“黄叶最多情”展现秋天的意象,黄叶不仅是自然界的变化,更是内心情感的寄托。词中提到的“新雁”,不仅是对故乡的怀念,也反映了对过往生活的眷恋。
随着词句的展开,词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自然界的声音与色彩,令人感受到一种凄凉的美。同时,词中所提及的“往事是堪唾”,则是由感慨而生的反思,表达了一种对过往的失落与无奈。最后,结尾处以“满城,西风悲些”结束,给人留下深刻的余韵,透出浓厚的孤独感与对生命的沉思。
整首词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词人对时光的思考与人生的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哲理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眼底时光,奈老来如何奈得秋何:表达了对老去的无奈与秋天的感慨。
- 黄叶最多情,天分付凉意一声先做:黄叶象征情感,凉意的到来预示着时节的变迁。
- 是处著露莎蛩,也酸吟相和:描绘自然的声音与氛围,体现诗人对自然的细腻感受。
- 新雁想,飞到故都徘徊,未忍轻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不舍。
- 往事是堪唾:对过去的不屑与反思。
- 红枣信烽折尽任他:象征美好的事物已经消逝。
- 湖山桂香自好,笙歌舫沈沈醉也谁拖:描绘自然与音乐的美好,但又暗含孤独。
- 可怜瘦月凄凉,把兴亡看破:透出对历史兴亡的冷静与无奈。
- 如今,但留下满城,西风悲些:结尾处的悲凉感,深化了孤独的主题。
修辞手法:本词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比如“黄叶最多情”,将黄叶赋予了情感,增强了诗的意象。
主题思想:整首词探讨了时间的流逝、对往事的怀念以及对生命的思考,情感基调深沉而又悲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时光:象征时间的流逝。
- 黄叶:秋天的象征,暗示凋零与怀旧。
- 新雁:思乡与离愁。
- 瘦月:孤独与清冷。
- 西风:秋天的悲凉气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奈老来如何奈得秋何”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欢快
- B. 无奈
- C. 忧伤
- D. 自豪
-
“新雁想,飞到故都徘徊”中的“新雁”象征什么?
- A. 归乡
- B. 离别
- C. 战斗
- D. 旅行
-
诗中提到的“西风”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 A. 热情
- B. 悲凉
- C. 兴奋
- D. 安静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表达对孤独的思考与时间的流逝。
- 杜甫《春望》:同样反映对历史与现实的感慨。
诗词对比:
- 陈著《金盏子·眼底时光》与李白《月下独酌》:两者都探讨了孤独与时间的主题,但陈著更强调秋天的萧瑟,而李白则更倾向于对月亮的感叹与友人的追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选》 - 收录了众多宋代词人的作品,提供更广泛的背景。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解析古代诗词的技巧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