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灯蛾》

时间: 2025-01-27 04:01:40

三生炙手权门者,此日趋炎态未除。

汝自燃脐何所恨,可怜遗臭入诗书。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书灯蛾
作者: 危涴 〔宋代〕

三生炙手权门者,此日趋炎态未除。
汝自燃脐何所恨,可怜遗臭入诗书。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那些曾经在权贵门第中如火如荼的人,如今仍然趋附权贵,未能有所改变。你为何要自我燃烧,怨恨什么呢?可怜的是,留下的恶名竟然流传到诗书中。


注释:

字词注释:

  • 三生:指多生多世,暗示轮回或经历的丰富。
  • 炙手权门者:炙手可热的权势之人,形容地位显赫。
  • 趋炎:意指迎合权贵,追逐权势。
  • 燃脐:自焚,指自我毁灭。
  • 遗臭:留下臭名,指不好的名声。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权门,有可能指代当时的权贵阶层,反映了社会对权力与名利的追逐。
  • “汝自燃脐”可看作对自我毁灭的隐喻,反映了对某种追求的反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危涴,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反映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具有批判精神。

创作背景:
在宋代,社会阶层分明,权力与利益的追逐使得许多文人沉迷于权门之中,危涴借此诗表达对这种现象的反思与批判。


诗歌鉴赏:

整首诗通过对权贵的描绘,揭示了一个关于趋附权势的主题。首句提到的“三生炙手权门者”,暗示着那些曾经拥有权力的人,并未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改变他们的态度,依然在追逐权力,显示出一种对于权力的依赖和渴望。这种对权力的追逐不仅未能给他们带来真正的满足,反而让他们的灵魂深陷于权力的泥潭中。

而“汝自燃脐何所恨”则是对这种现象的反思,似乎在质问那些愿意自我毁灭以获得短暂利益的人,究竟在恨什么。诗人用“可怜遗臭入诗书”来结束,暗示即使有权有势,最终留下的仍然是恶名,这种对权力的追逐并不能给人带来真正的尊严和价值。

整首诗充满了对人性的思考,既有对权力的讽刺,也有对自我毁灭的反思,深刻而富有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三生炙手权门者:描绘那些曾在权势高位的人,暗示他们的地位与影响力。
  2. 此日趋炎态未除:即使时光荏苒,追随权势的态度仍旧不变,显示出一种对权势的执著。
  3. 汝自燃脐何所恨:质问对方为何要自我伤害,反映出对这种追求的疑惑。
  4. 可怜遗臭入诗书:即使追求权势,留下的仅是恶名,传承至今,令人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燃脐”比喻自我毁灭,生动形象。
  • 对仗:全诗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权力追逐的批判和对人性深刻的反思,揭示了权力带来的不仅是地位,更是对道德与名声的挑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权门:象征权力和地位,代表了社会的腐败与虚伪。
  • 灯蛾:暗示追求权势如同灯蛾扑火,最终自取灭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炙手权门者”指的是哪个群体?
    A. 普通百姓
    B. 权贵
    C. 文人
    答案: B

  2. “汝自燃脐何所恨”中“燃脐”比喻什么?
    A. 自我牺牲
    B. 自我毁灭
    C. 自我救赎
    答案: B

  3. 该诗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
    A. 对理想的追求
    B. 对权力的追逐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之涣
  • 《月下独酌》 李白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二者都涉及对权力和名利的思考,但李白更倾向于豪放与洒脱,而危涴则显得更为沉重和批判。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