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张以道韵》
时间: 2025-04-28 02:50:3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张以道韵
作者:张镃 〔宋代〕
无愁便是乐无涯,看破纷纷眼里花。
旋洗杯盂将酒试,重糊窗户把风遮。
丹房火鼎频添水,衣櫃香炉就焙茶。
判却一生閒理会,共君难数第三家。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没有忧愁便是无尽的快乐,透过纷繁的事物看清内心的花朵。
转身洗净酒杯,尝试美酒,重新封好窗户以遮挡风。
在丹房的火鼎上频繁地添水,衣柜的香炉中正焙制着茶。
一生的闲适与品味,与你共分享却难以数清那第三家。
注释
字词注释:
- 无愁:没有忧愁。
- 乐无涯:乐趣无穷。
- 看破:看透,理解。
- 纷纷:纷乱,多样。
- 旋洗:转手洗净。
- 杯盂:酒杯。
- 重糊:重新粘贴。
- 风遮:挡风。
- 丹房:指道教的炼丹房。
- 火鼎:盛火的器具,炉子。
- 频添水:不断地加水。
- 香炉:焚香的器具。
- 焙茶:烘焙茶叶。
- 判却:断定,分清。
- 閒理会:闲适地品味生活。
- 第三家:不易数清的家,可能指的是茶馆、酒家等。
典故解析:
本诗无明显典故,但通过“丹房火鼎”可见道教文化的影响,强调了修身养性与内心平和的主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镃,宋代诗人,生平不详,著作以诗词为主。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时,社会动荡,诗人借助自然和日常生活的细节,表达对平和生活的追求与对心灵自由的向往。
诗歌鉴赏
本诗以“无愁便是乐无涯”为开篇,揭示了诗人对心灵宁静的追求。诗中通过细腻的日常生活描写,展现了一个简单而富有哲理的生活态度。诗人用“看破纷纷眼里花”表达了对复杂世界的超然态度,强调在喧嚣中寻求内心的宁静。
接下来的几句,通过描写洗酒杯、遮窗风、添水和焙茶,展示了诗人悠闲自得的生活场景,似乎在说,真正的快乐和乐趣在于享受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而非外在的繁华和热闹。尤其是“衣櫃香炉就焙茶”,展现了一种精致的生活情趣和对生活的热爱。
最后,诗的结尾“判却一生閒理会,共君难数第三家”则是对生活哲学的总结,表明与友人共度这份闲适是多么珍贵,而这种共赏的时光却又难以具体量化。整首诗浸润着淡淡的生活哲学,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独到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无愁便是乐无涯:表达了没有忧愁的状态是一种无尽的快乐,暗示内心的平和。
- 看破纷纷眼里花:俯瞰周围的繁杂事物,能够看到内心真正的美好。
- 旋洗杯盂将酒试:动手洗净酒杯,准备品尝美酒,体现生活的细致入微。
- 重糊窗户把风遮:环境的安静与舒适,表明对外界干扰的屏蔽。
- 丹房火鼎频添水:描绘了道教炼丹的氛围,暗含修身养性的意味。
- 衣櫃香炉就焙茶:生活中的小细节,展示了生活的雅趣。
- 判却一生閒理会:对于一生的总结,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追求。
- 共君难数第三家:与友人共同享受这一切,但这种幸福的时光却难以具体计算。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比喻(“眼里花”比喻内心的美好)、对仗(“旋洗杯盂”与“重糊窗户”对称),以及意象的交融,展现了生活的美好与哲理。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快乐并非来自外界的繁华,而是来自于对生活的理解与享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愁:象征烦恼与忧虑。
- 乐:象征心灵的自由与快乐。
- 花:象征生命的美好与内心的宁静。
- 酒:象征生活的情趣与享受。
- 风:象征外界的干扰与不可控的事物。
- 火鼎与香炉:象征道教文化与内心的修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无愁”是指什么?
A. 有忧虑
B. 没有烦恼
C. 快乐无边 -
“重糊窗户把风遮”的意思是什么?
A. 让风进来
B. 封闭窗户以挡风
C. 打开窗户 -
诗中提到的“丹房火鼎”代表什么文化?
A. 佛教
B. 道教
C. 儒教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
- 王维的《竹里馆》
诗词对比:
与陶渊明的《饮酒》相比较,两者都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但张镃的诗更多地侧重于日常细节的描绘,而陶渊明则更侧重于隐逸的哲学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道教文化与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