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山居》
时间: 2025-01-27 03:22:4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移得仙居此地来,花丛自遍不曾栽。
庭前亚树张衣桁,坐上新泉泛酒杯。
轩槛暗传深竹径,绮罗长拥乱书堆。
闲乘画舫吟明月,信任轻风吹却回。
白话文翻译:
我将这仙境搬到这里,花丛自然遍地生长,不用我去栽种。
庭前的亚树撑起了凉棚,我坐在这里,品着新鲜的泉水,轻轻摇晃着酒杯。
窗前的栏杆隐约传来深竹的小径,绮丽的罗衣包裹着一堆乱七八糟的书籍。
闲暇时我乘着画舫吟唱明月,任凭清风轻轻吹来又吹回。
注释:
字词注释:
- 仙居:指神仙居住的地方,形容此处如同仙境。
- 花丛自遍不曾栽:花丛自然繁盛,无需人工栽种。
- 亚树:指扁柏等低矮树木,常用作遮荫。
- 新泉:新鲜的泉水。
- 轩槛:窗户和栏杆,指可以眺望的地方。
- 绮罗:指华丽的丝绸。
- 画舫:装饰华丽的船只。
- 信任:相信、任凭。
典故解析:
- 仙居:在古代文学中常与隐逸、闲适的生活相联系,表达诗人对世外桃源的向往。
- 明月:在古诗中常常象征着清静、孤独的心境,也是诗人抒情的常用意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鱼玄机(约834年-约871年),唐代女诗人,字子华,号灵均,生于今陕西。她以清丽的诗风著称,擅长表达个人情感,尤其是对爱情和自然的描绘。鱼玄机的诗歌风格细腻,情感真挚,常常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追求。
创作背景: 《夏日山居》创作于鱼玄机隐居的生活状态下,反映了她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的生活的追求。诗中不仅描绘了夏日山居的景色,更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愉悦。
诗歌鉴赏:
《夏日山居》是一首描绘山中夏日生活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闲适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诗人以“移得仙居此地来”引入,描绘出如梦似幻的环境,暗示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生活的追求。接着,诗人描写了庭前的自然景象和自己悠闲的生活状态,表现出一种与世无争的洒脱。尤其是“闲乘画舫吟明月”,将诗人的闲适与自然的和谐美好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恬静的氛围。
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间流露出对大自然深刻的热爱和对人生闲适的向往,体现出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新泉”、“深竹径”、“绮罗书堆”等,展现了山居生活的悠闲与恬淡。这种对于自然的赞美和闲适的生活向往,正是鱼玄机诗歌的核心主题之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移得仙居此地来”:诗人将理想的仙境搬到此地,表达了对完美环境的向往。
- “花丛自遍不曾栽”:自然的花草繁盛,显示出诗人对自然的欣赏与赞美。
- “庭前亚树张衣桁”:庭前的树木撑开了遮阳的棚子,营造出一种舒适的居住环境。
- “坐上新泉泛酒杯”:诗人悠闲地坐着,品酒于新鲜泉水之旁,传达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情调。
- “轩槛暗传深竹径”:窗前的栏杆隐约传来深竹的小径,诗人视线所及,感受到自然的宁静。
- “绮罗长拥乱书堆”:华丽的丝绸包裹着一堆书籍,展现了诗人对文化的追求与热爱。
- “闲乘画舫吟明月”:诗人乘着装饰华丽的小船,在明月下吟唱,展现出自由自在的生活。
- “信任轻风吹却回”:诗人任凭微风拂来,意在表达一种随遇而安的心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居比作仙境,借以表达理想生活的美好。
- 对仗:如“花丛自遍”、“新泉泛酒杯”,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明月”、“画舫”等意象,营造出宁静、优雅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追求自由与宁静的理想,反映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仙居:象征着理想的生活环境,追求超脱于世俗的境界。
- 花丛:代表自然的美好与生命的繁盛。
- 新泉:象征着清新、纯净的生活态度。
- 明月:常用以表达孤独、清静的心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移得仙居此地来”中的“仙居”指的是什么?
- A. 山居
- B. 神仙的居所
- C. 花园
- D. 庭院
-
诗人“闲乘画舫吟明月”中,画舫象征着什么?
- A. 繁华
- B. 自由
- C. 忧愁
- D. 旅行
-
“信任轻风吹却回”中的“信任”意为?
- A. 依靠
- B. 任凭
- C. 期待
- D. 害怕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山中生活,强调自然的宁静与诗人的内心感受。
- 李白《月下独酌》:着重于孤独与自由,展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洒脱。
解读: 这两首诗与《夏日山居》相似,都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但在情感表达上有不同侧重,王维更倾向于恬静自然,而李白则强调个人的孤独与豪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鱼玄机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