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人悼亡》
时间: 2025-01-27 03:24:27意思解释
代人悼亡
作者:鱼玄机 〔唐代〕
原文展示
曾睹夭桃想玉姿,
带风杨柳认蛾眉。
珠归龙窟知谁见,
镜在鸾台话向谁。
从此梦悲烟雨夜,
不堪吟苦寂寥时。
西山日落东山月,
恨想无因有了期。
白话文翻译
我曾经见过那夭折的桃花,想起了她的美丽姿容;
在风中摇曳的杨柳,又让我想起了她的蛾眉。
珍珠回到龙窟,不知有谁能见到它;
镜子放在鸾台上,又与谁倾诉呢?
从此以后,梦中悲伤伴着烟雨的夜晚,
无法忍受吟唱的苦楚与寂寥的时光。
西山的夕阳落下,东山的明月升起,
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惆怅,却又无缘再相见。
注释
字词注释:
- 夭桃:指夭折的桃花,象征美丽而短暂的生命。
- 玉姿:指美丽的姿态。
- 蛾眉:指细长的眉毛,常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
- 珠归龙窟:珠子回到海底的龙窟,比喻珍贵之物失去后再难见到。
- 镜在鸾台:镜子放在高贵的台子上,象征孤独与无奈。
- 烟雨夜:指烟雨朦胧的夜晚,常用来形容忧伤的氛围。
- 西山日落,东山月:形容时间的流逝和相思的无奈。
典故解析:
- “珠归龙窟”:源于古代对龙的崇拜,龙被视为珍贵而神秘的存在,暗示女子的美好与失落。
- “镜在鸾台”:鸾是神鸟,象征高贵,镜子在此处代表孤独的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鱼玄机,唐代女诗人,以其才华与才情而闻名。她的诗歌作品多表达了对爱情、生命的感慨与思索,风格独特,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表现了作者对逝去爱情的追念与悲伤,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
诗歌鉴赏
《代人悼亡》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惆怅的诗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美好爱情的追忆与失落。诗的开头以“曾睹夭桃想玉姿”引入,生动地表现了对美丽女子的回忆,象征着短暂的生命与无法挽回的爱情。
接着,诗人通过“带风杨柳认蛾眉”的意象,进一步加深了对女子的思念。杨柳在风中摇曳,仿佛在诉说着那段美好的时光。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表达了对失去的珍惜与无奈,“珠归龙窟知谁见”,不仅让人感到对女子的怀念,也隐喻了生命的短暂与珍贵。
最后几句“西山日落东山月”,则是在时间的流逝中感叹人生的无常,诗人感到无尽的惆怅,却又无缘再见。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表达了对失去爱情的深切悼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曾睹夭桃想玉姿:作者曾见过美丽的桃花,想起了那位女子的绝美姿态。
- 带风杨柳认蛾眉:杨柳在风中摇摆,似乎在提醒她的美丽,特别是那细长的眉毛。
- 珠归龙窟知谁见:珍珠回到深海,不知有谁能再见到它,象征着失去的爱难以再见。
- 镜在鸾台话向谁:镜子静静地放在高贵的地方,却无人倾诉,表达了孤独感。
- 从此梦悲烟雨夜:自此以后,梦中总是伴随着悲伤的烟雨夜晚。
- 不堪吟苦寂寥时:无法忍受吟唱的苦楚与寂寥的时光。
- 西山日落东山月:时间的流逝,西山的日落与东山的明月交替,象征无尽的惆怅。
- 恨想无因有了期:心中充满了无奈的惆怅,却又无缘再相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桃花与女子的美丽相比较,增强感情的表达。
- 对仗:如“西山日落东山月”,显示了诗歌的韵律美。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人性,使情感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逝去爱情的深切怀念与无奈,体现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悲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夭桃:象征短暂的美好。
- 杨柳:象征柔情与思念。
- 珠:象征珍贵与失落。
- 镜:象征孤独与无奈。
- 烟雨夜:象征忧伤的氛围。
- 西山日落、东山月: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无尽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夭桃”象征什么?
- A. 短暂的美好
- B. 永恒的爱情
- C. 悲伤的离别
-
“珠归龙窟”中的“珠”指的是什么?
- A. 明珠
- B. 爱情
- C. 美丽
-
诗人通过“西山日落东山月”表达了什么?
- A. 时光的美好
- B. 时光的流逝与惆怅
- C. 对未来的希望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长恨歌》白居易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鱼玄机的《代人悼亡》更侧重于对失去爱情的思念,而李白则是在对故乡的思念中流露出对人生的感悟。两者都采用了丰富的意象与情感,但表达的主题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鱼玄机诗文集》
- 《唐代女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