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
时间: 2025-01-10 23:15:3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忽然太行雪,昨夜飞入来。
崚嶒堕庭中,严白何皑皑。
奴婢晓开户,四肢冻徘徊。
咽言词不成,告诉情状摧。
官给未入门,家人尽以灰。
意劝莫笑雪,笑雪贫为灾。
将暖此残疾,典卖争致杯。
教令再举手,夸曜馀生才。
强起吐巧词,委曲多新裁。
为尔作非夫,忍耻轰暍雷。
书之与君子,庶免生嫌猜。
白话文翻译:
忽然间,太行山下纷纷扬扬下起了雪,昨夜的雪花飞舞而来。
高耸的山峰上积雪纷飞,庭院中满是皑皑白雪。
丫鬟早上打开窗户,四肢冻得在院中徘徊。
想要说话却说不成,苦恼地诉说着心中情状的压抑。
官府的给养还没送到家门,家里的人全靠灰烬取暖。
我劝你们不要嘲笑这场雪,嘲笑雪只是让贫困更加惨痛。
为了这个残疾的身体,我争取典卖东西来换取酒杯。
教你们再举手,夸耀自己还有余生的才华。
强忍着吐出巧妙的词句,委屈地编排出新的诗篇。
为了你们写下这些非分之词,忍受耻辱像雷霆般的轰鸣。
把这些文字书写给君子,希望能免去生疏和猜忌。
注释:
- 太行: 太行山,是中国北方的一座山脉。
- 崚嶒: 形容山石高耸的样子。
- 皑皑: 形容雪白的样子,洁白无瑕。
- 奴婢: 旧时对地位低下的女仆的称呼。
- 冻徘徊: 形容因寒冷而在屋外徘徊的状态。
- 咽言词不成: 说话因痛苦而无法表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郊,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以其诗歌的清新与忧愁著称,尤其擅长描写个人的困境与社会的苦难。他的诗风直接而生动,常常表达对生活的深刻感受和思索。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孟郊的贫困时期,反映了他在寒冷冬季所经历的艰难困苦,以及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唐代社会的变迁,使得许多文人面临经济困境,孟郊的诗作正是这种社会背景的真实写照。
诗歌鉴赏:
《雪》是孟郊在冬季所作的一首古诗,诗中通过描绘突如其来的大雪,反映了诗人面对困境的无奈与悲伤。开篇以“忽然太行雪”引入,给人以突然与震撼的感觉,之后通过“崚嶒堕庭中,严白何皑皑”描绘出雪景的美丽,却又在其中隐藏着生活的苦涩。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以“奴婢晓开户,四肢冻徘徊”展现了生活的寒冷与贫困,生动刻画了身处困境的人们在寒冷中挣扎的场景。
整首诗通过描绘雪景,传达出一种强烈的对贫困生活的感慨。在“笑雪贫为灾”一句中,诗人直言不讳地揭示了贫穷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雪虽美丽,却也是贫困的象征。接着,诗人通过“将暖此残疾,典卖争致杯”表达了为了生存而不得不进行的无奈选择,体现出社会底层人民的艰辛和不易。
最后,诗人虽感到羞耻,但仍然奋发图强,忍辱负重,试图通过文字与才华争取生存的机会,这种坚韧的精神令人动容。整首诗以雪为媒介,凝聚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既有对自然的描写,又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是一首兼具艺术性与思想深度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忽然太行雪,昨夜飞入来:开篇即以雪景吸引读者,突显雪的降临。
- 崚嶒堕庭中,严白何皑皑:描写雪的厚重与洁白,渲染了冬季的氛围。
- 奴婢晓开户,四肢冻徘徊:场景转向,展现贫苦生活中的人们在寒冷中徘徊。
- 咽言词不成,告诉情状摧:表达了因困境而无法言喻的悲哀,情感深沉。
- 官给未入门,家人尽以灰:描绘了生活的困顿,官府的救助未能及时到达。
- 意劝莫笑雪,笑雪贫为灾:劝诫他人不要嘲笑雪,因为贫困使得雪成为灾难的象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雪比作贫困的灾难,增强了诗句的情感冲击力。
- 对仗:全诗在句式上有一定的对称,增强了节奏感。
- 拟人:将雪与生活苦难相联系,赋予自然现象以人类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雪的描写,反映了生活的无奈与贫困的压迫,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底层生活的深切同情与思考,展现出一种对抗困境、渴望生存的坚韧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雪: 象征着纯洁与美丽,但在此处却暗含生活的困苦。
- 太行山: 代表着自然的雄伟,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坚韧。
- 庭院: 家庭生活的象征,体现出家庭的温暖与困境的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太行”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河流
B. 山脉
C. 城市 -
诗人用“奴婢晓开户”描述了什么情境? A. 快乐的早晨
B. 贫困的生活
C. 春天的气息 -
诗中提到的“笑雪贫为灾”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雪的喜爱
B. 对生活困境的无奈
C. 对财富的渴望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孟郊与白居易的作品中都体现了对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关怀,但孟郊更侧重于个人的困境与无奈,而白居易则更多地描绘了社会的广泛性与人情冷暖。
- 例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对自然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而孟郊的《雪》则通过雪景折射出个人的生存压力。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孟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