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寂寞茅檐下,穷居更待时。 吾侪贫可忍,余子俗难医。 风月最宜酒,江山多是诗。 广文无郑老,谁与共襟期。
白话文翻译: 在寂寞的茅屋檐下,我过着贫困的生活,等待着时机的到来。 我们这些贫穷的人可以忍受,但那些世俗的人却难以改变。 风月之时最适合饮酒,江山美景常常激发诗兴。 广文馆中没有郑老那样的人物,谁能与我共享这份情怀呢?
注释:
- 寂寞茅檐下:形容生活简朴,环境孤寂。
- 穷居更待时:指虽然生活贫困,但仍在等待时机。
- 吾侪:我们这些人。
- 余子:其他人。
- 风月:指美好的自然景色。
- 广文:指广文馆,古代的学校或文化机构。
- 郑老:指郑玄,东汉时期的著名经学家,这里代指博学之士。
- 襟期:指情怀、志趣。
诗词背景: 作者黄庚是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他对贫困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对文化理想的追求。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贫困中坚守文化理想,期待有志同道合之人共赏风月、共谈诗文的情怀。
诗歌鉴赏: 黄庚的《书怀寄呈诸友》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在贫困中的坚守和对文化理想的追求。诗中“寂寞茅檐下,穷居更待时”描绘了作者的生活环境,同时也透露出他对未来的期待。“吾侪贫可忍,余子俗难医”则对比了作者与世俗之人的不同态度,显示了作者的高洁品格。后两句“风月最宜酒,江山多是诗”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诗歌创作的热情。最后一句“广文无郑老,谁与共襟期”表达了作者对知音的渴望,希望有人能与自己共享这份文化情怀。
诗词解析:
- 寂寞茅檐下,穷居更待时:这两句描绘了作者的生活状态,寂寞和贫困,但“更待时”表明作者并未放弃希望,仍在等待时机。
- 吾侪贫可忍,余子俗难医:通过对比,强调了作者对贫困的忍受能力,以及对世俗的批判态度。
- 风月最宜酒,江山多是诗: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这些美景激发诗兴的情感。
- 广文无郑老,谁与共襟期: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对知音的渴望,希望有人能与自己共享文化情怀。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吾侪贫可忍,余子俗难医”的对比,突出了作者的高洁品格。
- 象征:“风月”和“江山”象征着美好的自然景色,激发诗兴。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坚守文化理想,期待知音。作者在贫困中坚守自己的文化追求,期待有志同道合之人共赏风月、共谈诗文。
意象分析:
- 寂寞茅檐下:象征着贫困和孤寂的生活环境。
- 风月:象征着美好的自然景色,激发诗兴。
- 江山:象征着广阔的自然美景,常常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吾侪贫可忍”中的“吾侪”指的是什么? A. 我们这些人 B. 其他人 C. 贫穷的人 D. 富有的人
-
诗中“风月最宜酒”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喜爱? A. 酒 B. 风月 C. 诗 D. 江山
-
诗中“广文无郑老”中的“郑老”指的是谁? A. 郑玄 B. 郑板桥 C. 郑成功 D. 郑和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样描绘了贫困的生活环境,但更多地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怀。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自然美景,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黄庚的《书怀寄呈诸友》与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两者都描绘了贫困的生活环境,但黄庚的诗更多地表达了文化理想的追求,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社会关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黄庚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杜甫诗选》:收录了杜甫的诗作,可以与黄庚的诗作进行对比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