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归》

时间: 2025-01-11 07:41:54

落尽棠梨水拍堤,凄凄芳草望中迷。

无情最是枝头鸟,不管人愁只顾啼。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落尽棠梨水拍堤,
凄凄芳草望中迷。
无情最是枝头鸟,
不管人愁只顾啼。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棠梨花已经落尽,水波拍打着堤岸,
芳草凄凉,令人迷惘。
最无情的要数枝头的鸟儿,
它们只顾着啼叫,丝毫不顾人间的愁苦。

注释

字词注释

  1. 棠梨:一种梨树,春天开花,花落后水波拍打堤岸。
  2. 凄凄:形容悲凉、凄凉的样子。
  3. 芳草:芬芳的草,通常指春天生长的草。
  4. 无情:没有情感、情义。
  5. :鸟鸣。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引用的典故,但表现了春去时的伤感和无情,反映了人们对春天的留恋与失落,常见于古诗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淑卿,宋代女诗人,关于其生平资料较少,诗风多写自然、抒情,具有独特的女性视角和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然而春去时的花落与草生却常常让人感到惆怅。诗人在春归之际,感受到自然的变化与内心的情感冲突,表达了对春天的怀念与对人世无情的感慨。

诗歌鉴赏

本诗以春天为背景,运用简练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结束和自然景象的变迁。首联“落尽棠梨水拍堤”,描绘了花瓣飘落后的凄凉景象,水波轻拍堤岸,营造出一幅伤感的画面,引发读者对春天的怀念与感伤。次联“凄凄芳草望中迷”,芳草的凄凉和迷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失落和不安。

后两句则通过“无情最是枝头鸟”,表达了春去人愁的孤独和无奈,鸟儿的啼叫显得格外刺耳,似乎在无视人间的愁苦,暗示了自然与人情的冷漠对比。这种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也让人深思。在这首诗中,孟淑卿巧妙地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结合,展现了她细腻而敏感的个性,使得读者不仅能感受到春天的美丽,更能体会到人间的无常与愁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落尽棠梨水拍堤:春天的棠梨花已经全部落下,水波轻轻拍打着堤岸,营造出一种春末的凄凉氛围。
  2. 凄凄芳草望中迷:芳草的凄凉让人感到迷惘,暗示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与无奈。
  3. 无情最是枝头鸟:枝头的鸟儿显得尤为无情,象征着自然的冷漠。
  4. 不管人愁只顾啼:鸟儿只关注自己的鸣叫,对人间的愁苦毫不在意,突显了人与自然间的情感断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棠梨花落比作春天的结束,暗示情感的失落。
  • 拟人:鸟儿被赋予无情的特性,增加了诗的情感冲突。
  • 对仗:上下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怀念与对现实无情的感叹,揭示了自然与人情的冷漠对比,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愁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棠梨:象征春天的美好与短暂。
  2. 芳草:代表生机与希望,但在此处却显得凄凉。
  3. :象征自然的无情与冷漠。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棠梨”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树木
    B. 一种花
    C. 一种果实
    D. 一种药材

  2. 诗中提到的“无情”主要指的是?
    A. 春天的离去
    B. 鸟儿的鸣叫
    C. 人的愁苦
    D. 自然的变化

  3. 诗中“只顾啼”可以理解为?
    A. 关心他人
    B. 忽视人类情感
    C. 享受春天
    D. 表达愁苦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与情感的抒发。
  • 杜甫《春望》: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与人间的愁苦,反映了对国事的担忧。

诗词对比

  • 比较孟淑卿与李清照的春天主题,前者更侧重于自然与内心的结合,而后者则在情感的细腻表达上更为突出,两者都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但方式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选》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李清照与孟淑卿的诗歌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