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张邯郸庄》
时间: 2025-01-23 21:15:22意思解释
过张邯郸庄
原文展示
客行长似病,烦热束四肢。
到君读书堂,忽若逢良医。
堂前水交流,堂下树交枝。
两门延风凉,洗我昏浊肌。
与子还往熟,坐卧恣所宜。
时时相献酬,文字当酒卮。
野饭具藜藿,永日亦不饥。
苟餐非其所,鲙炙为蒺藜。
时清士人闲,耕作唯文词。
岂独乡里荐,当取四海知。
白话文翻译
一路上行走,感觉像是生了病,烦热让我的四肢都受到了束缚。来到你的读书堂,突然感觉像是遇到了良医。堂前流水潺潺,堂下树木交错。两扇门引来凉风,洗净了我浑浊的肌肤。与你久别重逢,坐卧都随意自在。时常互相敬酒,诗文就像酒杯一样。野餐只用些藜藿,整天也不会饥饿。若是吃得不对,精美的鱼肉也算不上美味。如今士人清闲,耕作只有文词。岂止是乡里的人推荐,应该让四海的人都知道。
注释
- 客行:旅途中的行走,指客居他乡。
- 烦热:烦躁的热气,形容身心舒适度低下。
- 良医:比喻良好的环境或人。
- 藜藿:指一种野菜,常用作清淡的食物。
- 鲙炙:指精致的鱼肉,通常为美味。
- 清士人:指有理想抱负的士人。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姚合,唐代著名诗人,生于公元约一千年,曾任职于地方,诗风清新,擅长抒情和描写自然,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及社会生活。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姚合的游历时期,表达了他在张邯郸庄的身心感受,描绘了书香门第的清雅环境与人际交往的愉悦。
诗歌鉴赏
《过张邯郸庄》是一首充满了人情味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在张邯郸庄的安逸与舒适。开篇以“客行长似病”引入了旅途的疲惫与不适,随后随着诗人步入友人的书堂,身体与心灵仿佛被治愈,瞬间感受到良医般的舒适。诗中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如“堂前水交流,堂下树交枝”,也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谊,诗人与友人“坐卧恣所宜”,共饮共食,体现了深厚的友谊。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及“野饭具藜藿”,用简单的食物也能过得充实,反映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而“时清士人闲,耕作唯文词”则显示出诗人对当时士人生活状态的观察与赞美,表现出文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景物、真挚的友情和对文人生活的期许,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令人读来心生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客行长似病:旅途漫长,身心疲惫如同生病。
- 烦热束四肢:身心烦热,四肢无力。
- 到君读书堂:抵达朋友的书房。
- 忽若逢良医:感到如同遇上了良医,身心舒畅。
- 堂前水交流:描写书堂前流水的景象。
- 堂下树交枝:树木交错,营造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
- 两门延风凉:两扇门引入清风,给人带来凉爽。
- 洗我昏浊肌:洗净身心的疲惫与浑浊。
- 与子还往熟:与友人重逢,感到亲切。
- 坐卧恣所宜:随意坐卧,感到自在。
- 时时相献酬:时常互相敬酒,交流诗文。
- 文字当酒卮:诗文如酒,增进友谊。
- 野饭具藜藿:用简单的食物也能饱腹。
- 永日亦不饥:整天不觉得饥饿。
- 苟餐非其所:若是吃得不合适。
- 鲙炙为蒺藜:美味变得平淡。
- 时清士人闲:士人闲适自得。
- 耕作唯文词:专注于写作与诗歌。
- 岂独乡里荐:不仅仅是乡里的人推荐。
- 当取四海知:应让四方的人都知道。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良医”比喻朋友的书堂环境。
- 对仗:如“堂前水交流,堂下树交枝”,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增强亲切感。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文人理想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意象分析
- 水流:象征清新与流动的生命力。
- 树木:代表自然的和谐与安定。
- 酒:象征友谊与交流。
- 藜藿:简单的食物,体现清淡自然的生活哲学。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客行长似病”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旅行的快乐
B. 旅行的疲惫
C. 旅行的无聊
D. 旅行的兴奋 -
诗中“与子还往熟”中的“子”指的是谁?
A. 朋友
B. 家人
C. 同事
D. 不详 -
诗中提到的“野饭”代表什么?
A. 豪华的饮食
B. 简单的食物
C. 自然的食物
D. 不健康的食物
- 答案:1.B 2.A 3.B
-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鹿柴》
-
诗词对比:
- 比较姚合的《过张邯郸庄》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但姚合更侧重于人际交往的温暖,而王维则展现了自然的静谧与深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姚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