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礼部李员外见寄》

时间: 2025-01-10 23:07:33

本求仙郡是闲居,岂向郎官更有书。

溪石谁思玉匠爱,

烟鸿愿与弋人疏。

自来江上眠方稳,旧在城中病悉除。

唯见君诗难便舍,寒宵吟到晓更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酬礼部李员外见寄
作者: 姚合 〔唐代〕

本求仙郡是闲居,岂向郎官更有书。
溪石谁思玉匠爱,烟鸿愿与弋人疏。
自来江上眠方稳,旧在城中病悉除。
唯见君诗难便舍,寒宵吟到晓更初。

白话文翻译:

本来我在仙郡闲居,哪里会向官员寄去书信呢?
溪边的石头,谁会像玉匠那样珍爱?
我愿意与那烟雾中的鸿雁疏远,
自从在江边安稳地睡觉,
在城中时常生病的烦恼已全然除去。
唯独是你送来的诗,我难以舍弃,
在漫长的寒夜里吟诵,直到天明的时分。

注释:

  • 求仙郡:指作者所居住的地方,仙郡象征着隐逸的生活。
  • 郎官:指官员,文中提到的“郎官”指的是礼部的官员。
  • 溪石:溪边的石头,暗指自然中的粗犷与简单。
  • 玉匠:指工匠,象征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 烟鸿:烟雾中的鸿雁,象征悠远的自由与孤独。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显著的典故,但“求仙郡”体现了隐逸和追求自然的生活态度,反映了唐代文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合(约一八三-约八五),字子之,号白云,唐代诗人,生于长安,后居于荆州,擅长五言绝句,其作品常表现出田园生活的宁静与诗人内心的闲适。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姚合为礼部官员李员外所作的答诗,表达了他对友人诗作的珍惜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酬礼部李员外见寄》通过描绘诗人对闲居生活的憧憬和对友人诗作的珍视,表现了唐代士人的清高与淡泊。诗的开头以“本求仙郡是闲居”引出,强调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他与世无争,既不追求名利,也不向官场妥协。接着,诗人用“溪石”和“烟鸿”来比喻自然的单纯与闲适,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热爱。诗中提到的“江上眠方稳”,体现了诗人在江边的安定心境,显示出他从城市的纷扰中解脱出来的愉悦。然而,尽管他享受这种宁静,但对友人李员外的诗作却难以舍弃,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最后一句中的“寒宵吟到晓更初”,更是将这份情感深化,表现出在静谧的夜晚,他仍然沉浸于诗歌之中,无法自拔。整首诗在意蕴上隐含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友情的珍视,情感细腻而深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本求仙郡是闲居:开篇表明自己的居住环境,强调追求的隐逸生活。
  2. 岂向郎官更有书:反问自己为何要向官员寄书,表现出对官场的无所谓态度。
  3. 溪石谁思玉匠爱:自然的石头与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形成对比,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4. 烟鸿愿与弋人疏:渴望与自然中的鸿雁保持距离,表现出对自由的向往。
  5. 自来江上眠方稳:在江边安稳的生活状态,表现出安心与舒适。
  6. 旧在城中病悉除:过去在城市生活的病痛已被解除,体现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7. 唯见君诗难便舍:对于李员外的诗作特别珍视,难以舍弃。
  8. 寒宵吟到晓更初:在寒冷的夜晚吟诵到天明,显示对诗歌的热爱与执着。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溪石”比喻自然的粗犷;“烟鸿”比喻自由与孤独。
  • 对仗:全诗有较好的对称与节奏感,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隐逸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友情和诗歌的珍视,体现了唐代士人的清高与淡泊。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仙郡:象征着理想中的隐逸生活,反映了诗人的生活理想。
  • 溪石:代表自然的简单与真实,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烟鸿:象征自由与孤独,传达出一种对远方与自由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姚合的诗中提到的“求仙郡”指的是: A. 一种神秘的地方
    B. 隐逸生活的理想
    C. 官场的生活

  2. “溪石谁思玉匠爱”的意思是: A. 没有人珍视溪边的石头
    B. 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C. 玉匠对石头的喜爱

  3. 诗人对李员外的诗持什么态度? A. 不屑一顾
    B. 难以舍弃
    C. 感到厌烦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现了隐逸生活的理想与自然的和谐,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 李白的《月下独酌》则通过酒与月的意象,表现了一种孤独的洒脱与对自由的渴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诗经与唐诗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