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章道祖作颇及葛藤 华藏庵》

时间: 2025-01-11 02:35:18

鲜健庞翁今罢参,柱杖挂壁云迷庵。

开花聊幻仙七七,逗机更说禅三三。

未办浮丘招挹袖,且邀弥勒与同龛。

庵中认得华严界,何用宗风谈北南。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鲜健庞翁今罢参,柱杖挂壁云迷庵。
开花聊幻仙七七,逗机更说禅三三。
未办浮丘招挹袖,且邀弥勒与同龛。
庵中认得华严界,何用宗风谈北南。

白话文翻译

庞翁今天已结束了参禅,手杖挂在墙上,云雾缭绕的庵堂显得迷茫。
花儿绽放,仿佛仙境中的幻影,闲聊中又谈到禅理。
没有完成的浮丘,招手邀请弥勒一同入座。
在庵中认得华严的境界,何必再用宗派之风谈论南北的差异呢?

注释

  • 鲜健:形容人精神饱满,气色很好。
  • 庞翁:指代庞大的人,可能为某位高僧。
  • 浮丘:道教名词,指一种理想的境界或神仙所在的地方。
  • 华严界:指《华严经》中所描绘的圆满、和谐的世界。
  • 宗风:宗教的风气、教派的倾向。

典故解析

  • 弥勒:即弥勒佛,佛教中未来佛的象征,代表着希望与慈悲。
  • 华严经:大乘佛教经典之一,强调一切法相互依存,体现了宇宙的和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葛立方,宋代诗人,以禅宗诗作闻名,作品多表现出对佛理的思考与探讨,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华藏庵,表达了作者对佛教哲理的思考,反映了当时对宗教信仰的探索与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鲜明的意象描绘了庵堂的宁静和禅意。开头两句通过庞翁的参禅,表现了修道者的淡泊与超然,柱杖挂壁,象征着一种归隐的生活状态。接着,诗人以“开花聊幻仙七七”来描绘自然的美好和心灵的自由,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境界,体现了禅宗的无常与变化。

“逗机更说禅三三”则表现了在这种氛围中对于禅理的交流,体现出禅宗既深沉又轻松的特质。接下来提到“未办浮丘招挹袖”,表达了一种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一种轻松与洒脱。最后两句则强调了在华严界中所感受到的和谐与圆满,质疑了宗派之争的必要性,反映了一种超越宗教纷争的深刻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鲜健庞翁今罢参:描绘庞翁精神焕发,刚结束参禅,暗示修行的成果。
  • 柱杖挂壁云迷庵:杖挂于壁,象征安静,云雾缭绕则增添了神秘感。
  • 开花聊幻仙七七:自然的花开成景,带来了一种梦幻般的仙境色彩。
  • 逗机更说禅三三:轻松的交谈中探讨禅理,表现出交流的自在。
  • 未办浮丘招挹袖:对理想境界的渴望,带有一丝未竟之意。
  • 且邀弥勒与同龛:邀请弥勒佛,象征着慈悲和未来的希望。
  • 庵中认得华严界:在庵中认识到和谐的境界,回归内心的宁静。
  • 何用宗风谈北南:质疑宗派之争,强调对佛理的理解在于本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开花”比作幻影,增强意象的生动性。
  • 对仗:如“逗机更说禅三三”,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
  • 拟人:将“花”拟人化,增加了诗的灵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禅宗的哲理为主线,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和谐,倡导超越宗派的思想,展现了作者对生命真谛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宁静的修行环境。
  • :自然之美,象征生命的绽放与无常。
  • :代表修行者的身份与智慧。
  • 弥勒:象征未来的希望与慈悲。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庞翁”指的是哪个角色? a) 一位高僧
    b) 一位诗人
    c) 一位皇帝

  2. “何用宗风谈北南”中,作者想表达什么态度?
    a) 宗派争斗的重要性
    b) 超越宗派的和谐观念
    c) 对宗教的质疑

  3. 诗中哪个意象代表着理想的境界?
    a) 开花
    b) 浮丘
    c) 云迷庵

答案

  1. a) 一位高僧
  2. b) 超越宗派的和谐观念
  3. b) 浮丘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庐山谣》——李白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为章道祖作颇及葛藤华藏庵》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思考,但《静夜思》更偏向个人情感的孤独与思乡,而《为章道祖作颇及葛藤华藏庵》则更关注于宗教哲理与内心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禅宗与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