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重和元少尹
白居易
凤阁舍人京亚尹,
白头俱未著绯衫。
南宫起请无消息,
朝散何时得入衔。
白话文翻译
元少尹在凤阁任职,
我们两个都已白头,却仍未穿上绯色官服。
南宫的荐举没有消息,
早朝散去后,何时才能得到升迁的机会?
注释
- 凤阁:指的是皇宫内的高阁,象征着官职和权力。
- 舍人:古代官职名,通常指辅佐或侍从的官员。
- 京亚尹:指的是在京城担任亚尹职务的人,亚尹是地方官职的名称。
- 绯衫:绯色衣服,象征着官职的高贵和荣耀。
- 南宫:指的是南宫的推荐,南宫是指贵族或高官的门第,通常用于荐举人才。
典故解析
“凤阁舍人”常用于形容身居高位却未能如愿以偿的心情。诗中提到的“南宫起请”,是指对方的荐举,但没有得到音信,反映了作者对仕途的渴望与无奈。这一背景与当时的政治环境密切相关,唐代的科举制度和官职分配常常使许多有志之士感到困惑与失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而闻名。白居易的诗歌涵盖了爱情、生活、政治等多个方面,常常以朴实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
《重和元少尹》创作于白居易的中后期,当时他在政治上经历了一些波折,官职的升迁与推荐成为他关注的重点。此诗写于他对友人的思念与对仕途的反思中,透露出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白头与绯衫的对比,深刻表达了白居易对生活现状的不满与无奈。诗中提到的“白头”不仅是年老的象征,更是对人生经历的沉重感悟;而“绯衫”则是对理想官职的渴望,二者形成鲜明的对照,暗示作者面对现实的困境与失落。
“南宫起请无消息”一句,体现了作者对友人的关注与期盼,然而现实的冷漠却让这种期盼变得无果。最后一句“朝散何时得入衔”,更是将这种焦虑推向高潮,急切的心情与无奈的现实形成强烈反差,引发读者的共鸣。
整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既有对友人的思念,也有对仕途的渴望与失落,展示了白居易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凤阁舍人京亚尹:指的是在高位上担任亚尹的朋友,展现友人的身份与地位。
- 白头俱未著绯衫:强调自己和朋友虽已年老,却仍未能如愿以偿,表达对理想的渴望。
- 南宫起请无消息:对南宫荐举的期盼落空,体现出现实的无情。
- 朝散何时得入衔:表达了对升迁机会的焦虑和渴望,显示出作者对前途的不安。
修辞手法
- 对比:白头与绯衫的对比,突显失落与渴望的强烈反差。
- 象征:绯衫象征着荣华富贵与理想的官职,白头则象征着无奈与时间的流逝。
- 设问:通过“何时得入衔”引发读者对人生和事业的思考。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表现了白居易对人生无常的理解与对未来升迁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个人在仕途上的无奈与失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凤阁:象征着权力与地位,代表着理想与追求。
- 白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奈。
- 绯衫:代表着追求的成就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凤阁”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权力与地位
- B. 乡村生活
- C. 自然景色
-
诗中提到的“南宫”是指?
- A. 一位朋友的名字
- B. 一种官职推荐
- C. 诗人的故乡
-
诗人对仕途的态度是?
- A. 满怀希望
- B. 感到无奈与失落
- C. 对官职无所谓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 《登高》(杜甫)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白居易《长恨歌》:同样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但更侧重于爱情与历史的结合。
- 杜甫《春望》:在对国家与个人的失落感描写上,更加沉重,反映了社会动荡对个人的影响。
通过这些作品可以看出,白居易与杜甫同为唐代诗人,在主题、风格上各有千秋,且都反映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诗集》
- 《唐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