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和老人官山看高子厚修墓》
时间: 2025-02-04 15:41:5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风问讯老芙蕖,靖节前行后阿舒。缓策稳过金络马,小烹佳胜蔗浆厨。何荣何辱人千古,谁是谁非冢一区。遇着好花随处醉,莫醉他屋与吾庐。
白话文翻译
秋风向老芙蕖问候,靖节在前行,阿舒在后跟随。慢慢地骑着装饰华丽的马,小烹的食物胜过蔗浆厨房。荣耀与耻辱对千古之人有何意义,谁是谁非在坟墓中只是一片区域。遇到美丽的花就随处醉倒,不要只醉在他人的屋子或我的庐舍。
注释
- 老芙蕖:比喻年老而高洁的人。
- 靖节:指节操坚定,行为端正。
- 阿舒:可能是作者的自称或指随从。
- 金络马:装饰华丽的马。
- 蔗浆厨:指用甘蔗汁制作的食品,这里指精美的食物。
- 冢一区:指坟墓。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洪咨夔,宋代诗人,字舜俞,号平斋,其诗风格清新,多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作者在观赏高子厚修墓时的感慨,表达了对人生荣辱和是非的淡然态度,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秋风、老芙蕖、金络马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淡泊的画面。诗中“何荣何辱人千古,谁是谁非冢一区”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荣辱和是非的深刻洞察,认为这些在历史长河中都显得微不足道。最后两句“遇着好花随处醉,莫醉他屋与吾庐”则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纯粹欣赏,不受世俗束缚,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宁静。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秋风问讯老芙蕖:秋风向老芙蕖问候,比喻作者对高洁之人的敬仰。
- 靖节前行后阿舒:靖节在前行,阿舒在后跟随,形容作者的行为端正。
- 缓策稳过金络马:慢慢地骑着装饰华丽的马,形容作者的从容不迫。
- 小烹佳胜蔗浆厨:小烹的食物胜过蔗浆厨房,形容食物的精美。
- 何荣何辱人千古:荣耀与耻辱对千古之人有何意义,表达对人生荣辱的淡然。
- 谁是谁非冢一区:谁是谁非在坟墓中只是一片区域,表达对是非的淡然。
- 遇着好花随处醉:遇到美丽的花就随处醉倒,表达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 莫醉他屋与吾庐:不要只醉在他人的屋子或我的庐舍,表达不受世俗束缚的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老芙蕖”比喻年老而高洁的人。
- 对仗:如“何荣何辱人千古,谁是谁非冢一区”形成对仗,增强语句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荣辱、是非的思考,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和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风:象征季节的变迁和时间的流逝。
- 老芙蕖:象征高洁和坚韧。
- 金络马:象征华丽和富贵。
- 蔗浆厨:象征精美的食物。
- 冢一区:象征人生的终结和归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老芙蕖”比喻什么? A. 年老的人 B. 高洁的人 C. 美丽的花 D. 精美的食物
-
诗中“何荣何辱人千古”表达了什么? A. 对荣耀的追求 B. 对耻辱的恐惧 C. 对人生荣辱的淡然 D. 对历史长河的感慨
-
诗中“遇着好花随处醉”表达了什么? A. 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B. 对美酒的喜爱 C. 对世俗的逃避 D. 对人生的悲观
答案:
- B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表达对人生荣辱的淡然态度。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洪咨夔的这首诗与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都表达了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态度,但洪咨夔的诗更侧重于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洪咨夔的诗作,可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背景和特点,有助于理解洪咨夔的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