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痁病》

时间: 2025-02-04 17:02:23

老身危似草头露,疾势来如江上潮。

寒热自无安著处,不然何以脱今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老身危似草头露,
疾势来如江上潮。
寒热自无安著处,
不然何以脱今朝。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我的身体如同草尖上的露珠般脆弱,
疾病的来势就像江水潮涌般猛烈。
寒热交替,让我无处安身,
要不然,今朝我怎能逃脱这种痛苦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老身:老人身体,指自己年纪大了,身体状况不佳。
  • 危似草头露:形容身体的脆弱与不安,草头上的露珠随时可能被风吹落。
  • 疾势:病情的势头,指疾病的来临。
  • 江上潮:比喻病势来得迅猛、不可抵挡。
  • 寒热自无安著处:寒热交替,让人身心疲惫,无法找到安稳的地方。
  • 脱今朝:指逃离当前的痛苦和不安。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涉及具体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江上潮”的比喻,反映了人面对疾病和苦难时的无奈与脆弱,寓意深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几,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生活感悟为主,语言简练且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写作背景可能与诗人自身的健康状况有关,反映了他对生命脆弱的深切感悟和对疾病的恐惧,具有强烈的个人情感。

诗歌鉴赏:

《痁病》这首诗以极其朴素的语言描绘了作者面对疾病时的脆弱与无助。开篇“老身危似草头露”,将自己比作草尖上的露珠,瞬息万变,毫无保障,形象地传达出年老体衰的无奈感。接着,诗人用“疾势来如江上潮”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病痛的来袭如同潮水般汹涌而至,无处可逃,给人以强烈的压迫感。第三句“寒热自无安著处”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无助感,寒热交替使得身体和心灵都无法找到安宁之处,展现了一种绝望的情绪。最后一行“若不然何以脱今朝”,通过反问的方式,强调了面对病痛,逃避与无奈的矛盾心理,表达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对健康的渴望。

整首诗展现了作者对人生苦短、健康脆弱的深刻反思,情感真挚,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老身危似草头露”:比喻年老体衰,极为脆弱。
  • “疾势来如江上潮”:形容疾病来得迅猛,令人措手不及。
  • “寒热自无安著处”:寒热交替让人身心俱疲,无法安宁。
  • “不然何以脱今朝”:反问式结尾,强调对现状的无奈与渴望逃离。

修辞手法:

  • 比喻:“老身危似草头露”,通过形象的比喻增强了诗意。
  • 对仗:全诗句式整齐,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反问:“不然何以脱今朝”引发读者思考,情感更加深刻。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疾病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无常和健康脆弱的感慨,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草头露:象征脆弱与无常,暗示生命的易逝。
  • 江上潮:象征猛烈与不可抗拒,反映疾病的威胁。
  • 寒热:象征身体的不适与挣扎,体现内心的痛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老身危似草头露”中,诗人用什么意象来表达脆弱?
    A. 草尖的露珠
    B. 高山的雪
    C. 大海的波涛
    D. 枯叶

  2. 本诗主要描写的主题是什么?
    A. 自然景观
    B. 生命的脆弱与疾病
    C. 友情的珍贵
    D. 爱情的甜蜜

  3. “疾势来如江上潮”中的“江上潮”比喻什么?
    A. 生活的乐趣
    B. 疾病的来袭
    C. 人生的奋斗
    D. 时间的流逝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春望》——杜甫
    建议阅读这些诗作,体会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对时光流逝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比较曾几的《痁病》与李白的《将进酒》。
    • 曾几关注个人的病痛与生命的脆弱,而李白则更多表现豪放与对人生的积极态度。两首诗在情感基调和主题上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不同的诗人对生命的不同理解。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楚辞解析》
  • 《李白与杜甫的诗歌比较研究》

以上资料可帮助读者进一步理解和欣赏古诗词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