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 秋旅搜箧,得故衣,怅然》

时间: 2025-01-10 22:59:23

掠秋痕,扶烛影,残夜伴针线。

唾碧裁红,刻意试寒暖。

不期万劫蹉跎,百年辛苦,送流水时光一盷。

尽肠断。

历历金锁葳蕤,开奁隐犹现。

偏是仙蓬,咫尺隔天远。

那回谁信寻常,凌波人去,竟忘约他生重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掠秋痕,扶烛影,残夜伴针线。
唾碧裁红,刻意试寒暖。
不期万劫蹉跎,百年辛苦,送流水时光一盷。
尽肠断。历历金锁葳蕤,开奁隐犹现。
偏是仙蓬,咫尺隔天远。
那回谁信寻常,凌波人去,竟忘约他生重见。

白话文翻译:

在秋天的痕迹中,我扶着烛光,残夜与针线为伴。
用嘴唾沫浸湿裁剪的翠绿与红色,刻意尝试着冷热。
没想到经历了万劫的蹉跎,百年的辛苦,竟然只换来流水般的时光一瞬。
心中悲切,眼前金锁与葳蕤的花草,打开的柜子里依稀可见。
偏偏是那远在天边的仙蓬,近在咫尺却无缘见面。
谁能相信那次的寻常,凌波而去的人,却竟忘记了再生重见的约定。

注释:

  • :掠过,轻轻扫过。
  • 秋痕:秋天的痕迹,指秋天的景象或情感。
  • 扶烛影:扶着烛光,烛光摇曳的影子。
  • 唾碧裁红:用唾沫浸湿青绿色和红色的布料。
  • 万劫蹉跎: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和时间的流逝。
  • 金锁葳蕤:金色的锁具与繁茂的植物,象征着过去的美好。

典故解析:

“凌波人去”意指离去的人,如同在水面上轻盈行走,暗指一种无奈的离别。“仙蓬”可能指代神仙居所,表现出一种遥不可及的美好与期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赵尊岳,近代著名诗人,以其独特的抒情风格和对生活深刻的感悟而闻名。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风光,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作者心境低落之时,可能是在秋季的旅途中,思念故人和往昔的种种,寓意深远。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天的景象为背景,开篇即描绘出一种孤独而凄凉的氛围。诗人通过“掠秋痕”和“扶烛影”,给人以秋夜静谧、幽冷的感觉,仿佛一切都在时间的流逝中变得模糊。接下来,诗人用“唾碧裁红”这样的细节描写,让人感受到对过去的怀念。诗中提到的“万劫蹉跎”和“百年辛苦”,则透出一种无奈与失落,似乎在诉说着人生的无常和时光的珍贵。最后,诗人在对“仙蓬”的幻想中,透露出对重逢的渴望与无奈,这种情感的深邃让整首诗更加动人。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掠秋痕:秋天的痕迹在心中轻轻掠过,唤起对往昔的思念。
    • 扶烛影:孤独的夜晚,借助烛光来照明,影子摇曳。
    • 唾碧裁红:用唾沫沾湿布料,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不期万劫蹉跎:没想到曾经的努力都化为泡影。
    • 尽肠断:心如刀绞,感情的悲痛达到了极点。
    • 偏是仙蓬:对美好未来的渴望,却又显得遥不可及。
  2. 修辞手法

    • 比喻:“金锁葳蕤”用来比喻过去的美好和生命的繁华。
    • 拟人:将“时光”拟人化,表现出时间的流逝如同流水般无情。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和美感。
  3.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未来重逢的渴望,展现了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情感的珍视。

意象分析:

  • 秋痕: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替,带有淡淡的忧伤。
  • 烛影:象征着孤独与温暖的对比,暗示着在黑暗中的微光。
  • 金锁:代表着过去的记忆与珍贵的情感,寓意深远。
  • 仙蓬:象征着理想与美好,暗示着人们对未来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掠秋痕”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惆怅
    C. 愤怒
    答案:B

  2. “唾碧裁红”的意思是? A. 切割布料
    B. 追忆往事
    C. 寻找温暖
    答案:A

  3. 诗中提到的“万劫蹉跎”主要反映了什么? A. 人生的无常
    B. 对未来的希望
    C. 对爱情的渴望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温庭筠《更漏子》

诗词对比

  • 赵尊岳与李清照的作品均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李清照的作品更侧重于女性的细腻情感,而赵尊岳则更显苍凉与哲思。

参考资料:

  1. 《近现代诗词研究》
  2.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3. 《赵尊岳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