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
时间: 2025-01-11 20:06:49意思解释
声声慢
原文展示:
生而好古,老未知生,诗书误了平生。自有生来,操持不善谋生。虚生五十七载,叹今生只作先生。养生主,尚閒无半日,寄嘅浮生。窃信前生是蠹,任群生扰扰,笑我狂生。生子生孙,犹堪不负吾生。明知此生休矣,愿他生不作儒生。得生趣,正不识修到几生。
白话文翻译:
我生来就喜欢古籍,但如今却不知道生活的意义,诗书让我误了终生。从我出生以来,我总是无法好好谋生,虚度了五十七年,感叹这一生只做了个老师。想要养生,却连半天的闲暇都没有,寄托我的浮生。偷偷相信我前生是个害虫,任凭众生纷扰,笑我这狂妄的人生。生儿育女,也算不辜负我这一生。明知今生就要结束,愿来世不要做个儒生。得到了生活的乐趣,却不知道我已经修行了多少世。
注释:
- 生而好古:出生成长时就喜爱古代文化。
- 诗书误了平生:诗书让我的一生都浪费在了求学上。
- 虚生五十七载:虚度了五十七年的光阴。
- 养生主:本想修身养性,但却没有时间。
- 寄嘅浮生:寄托我短暂的人生。
- 窃信前生是蠹:偷偷相信前生是害虫,暗指自己无所作为。
- 愿他生不作儒生:希望来世不再做读书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陈常是当代诗人,著作颇丰,尤其擅长古体诗,作品多反映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传统文化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诗人五十七岁时,正值人生中年,对自己的人生道路产生了深刻的反思,结合对古籍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无奈,表达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诗歌鉴赏:
《声声慢》通过对个人生活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无奈与对传统文化的眷恋。诗中开头便点出“生而好古”,表达了诗人从小对古代文化的热爱,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意识到这一爱好并没有给自己带来实质的生活保障,反而让自己陷入了“误了平生”的困境。接着,诗人感叹“虚生五十七载”,不仅在质疑自己这一生的价值,也在自我批评中渗透出对生命短暂的惋惜。
“养生主,尚閒无半日”,这一句揭示了诗人对于生活状态的无奈,明明希望追求身心的宁静,却因为生活的琐碎与忙碌而不得闲。诗人在此处以“寄嘅浮生”形容自己的生命,显示了对生活的消极态度。反观众生,诗人则嬉笑面对,似乎对纷扰的生活有了一种释然的态度。
在后半部分,诗人提到“生子生孙,犹堪不负吾生”,这里表现出一种对后代的责任感与希望。尽管明白自己的人生即将结束,诗人仍寄希望于后世,渴望在下辈子不再成为儒生,反映了对传统文化的复杂情感——既热爱又厌倦。
整首诗在情感的流动中,展现了诗人对古典文化的深厚情感与对生活现实的无奈和反思,充满了哲理的思考与人生的智慧。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生而好古,老未知生:生来就对古文化有好感,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生活的理解却变得模糊。
- 诗书误了平生:沉迷于诗书的学习,反而耽误了实际的生活。
- 自有生来,操持不善谋生:自我反省,自出生以来,自己在生活上并没有好好把握。
- 虚生五十七载,叹今生只作先生:感叹自己五十七年如白驹过隙,结果一生只做了个教书先生。
- 养生主,尚閒无半日:想要养生,却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
- 窃信前生是蠹:暗自认为自己前生是害虫,形象地表现了一种无所作为的状态。
- 笑我狂生:面对这一切的荒唐,自己只能苦笑。
- 生子生孙,犹堪不负吾生:尽管如此,还是要为子孙后代努力,不辜负这一生。
- 明知此生休矣,愿他生不作儒生:明白这一生终将结束,希望下一世不再做读书人。
- 得生趣,正不识修到几生:在生活中得到了乐趣,但仍然不清楚自己修行了多少世。
-
修辞手法:
- 对比:古文化的热爱与现实生活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将生命比作浮生,表现出对人生的轻视与消极态度。
- 比喻:用“蠹”比喻自己,形象而生动。
-
主题思想:诗歌主要探讨了对人生的反思与对传统文化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复杂的情感,既有对过去的怀念,又有对现实的无奈,最后又寄希望于未来。
意象分析:
- 古籍:象征着文化传承与精神追求。
- 浮生:代表短暂的人生,带有消极的色彩。
- 蠹虫:象征无所作为与自我否定。
- 子孙: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对古文化的态度是怎样的?
- A. 完全否定
- B. 既热爱又无奈
- C. 不关心
- D. 只有怀念
-
诗中提到“虚生五十七载”是什么意思?
- A. 生活充实
- B. 时间的浪费
- C. 事业成功
- D. 学习进步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王陈常的《声声慢》与李白的《将进酒》对比:王陈常反思人生的无奈与传统文化的复杂情感,而李白则是豪放洒脱,表现出对人生的积极态度。
参考资料:
- 《中国现代诗歌史》
- 《古典诗词欣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