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见潭师刘恭父舍人二首
原文展示:
道合宁嫌脕,心期不用多。
於公犹未见,此恨独如何?
颇辱谈间问,端须雪里过。
门阑当欠士,许寄病身麽。
白话文翻译:
道理相合的人,何必在意相隔的距离?
心中期盼的情感,也并不需要多么复杂。
对于公事,我至今仍未见面,这份遗憾该如何处理?
在谈话中受到的羞辱,必须在雪中度过。
门前的栏杆似乎缺少一位士人,是否可以寄托我这病弱的身躯?
注释:
- 脕:意为“远”,形容相距较远。
- 於公:指的是社会公事或公共事务。
- 此恨独如何:表达一种孤独的遗憾。
- 颇辱:感到羞辱的意思。
- 雪里过:指在困境中忍受或度过。
- 门阑:门前的栏杆。
- 欠士:指缺少有才德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其诗风清新自然,题材广泛,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杨万里一生致力于诗歌创作,倡导自然主义,强调个人情感与自然的融合。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人们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交织的时代。诗人借此表达对于友情和社会关系的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局的无奈与惆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人以“道合宁嫌脕”开篇,强调了人与人之间心灵的契合,即使相距遥远也无妨。接着,诗人提到对于公事的未见,表达了自己在社会交往中所经历的遗憾和无奈。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思考与感慨。
诗中“颇辱谈间问”的句子,展现了诗人在交流中遭遇的羞辱感,突显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困难与挑战。而“门阑当欠士”则暗示着诗人希望有人能理解自己,寄托自己的情感与理想。整首诗既有对个体情感的细腻描绘,又包含了对社会关系的深刻反思,使其在艺术上更显丰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道合宁嫌脕:道理相合,心灵契合,距离远又何妨。
- 心期不用多:心中期盼的情感不需要多么复杂和繁琐。
- 於公犹未见:对于公事,我至今仍未见面,这让人感到遗憾。
- 此恨独如何:这种孤独的恨意又该如何处理?
- 颇辱谈间问:在谈话中受到的羞辱,令人感到不快。
- 端须雪里过:必须在困境中忍受和度过,表现出一种无奈。
- 门阑当欠士:门前的栏杆似乎缺少一位有才德的人。
- 许寄病身麽:是否可以寄托我这病弱的身体与心灵?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雪里过”比喻在困境中生存的艰难。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句式对仗,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象征:门阑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希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情的渴望与对社会关系的思考,反映了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个体情感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分析:
- 道:象征着理想与追求。
- 心:代表着个体内心的情感与期盼。
- 雪:象征着困境与艰难的环境。
- 门阑:暗示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此恨独如何”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欢乐
- B. 遗憾
- C. 愤怒
-
“道合宁嫌脕”中的“脕”字意思是?
- A. 近
- B. 远
- C. 好
-
诗中的“雪里过”主要表现了什么?
- A. 喜悦
- B. 无奈
- C. 安逸
答案:
- B. 遗憾
- B. 远
- B. 无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杨万里的清新自然风格与杜甫的沉郁悲壮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更注重内心情感的表达,后者则更关注社会现实的反映。
参考资料:
- 《杨万里诗文集》
- 《宋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