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尘埃仿佛前朝寺,客子今缘避雨来。欲访当时漫亡得,绿丛蕉并野花开。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尘土覆盖的寺庙仿佛是前朝的遗迹,我这个旅人今天因为躲避雨水而来。想要探访当时的情景却已无处可寻,只有绿丛中的芭蕉和野花在开放。
注释: 字词注释:
- 尘埃:尘土,这里指寺庙因岁月久远而积满尘土。
- 仿佛:好像,似乎。
- 前朝寺:前一个朝代的寺庙。
- 客子:旅人,作者自指。
- 缘:因为。
- 漫亡得:无处可寻。
- 绿丛:绿色的植物丛。
- 蕉:芭蕉。
- 野花:野生的花。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描述作者避雨时的所见所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宋代诗人。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与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号涧泉) 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这首诗是他在旅途中避雨时所作,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自然景物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赵蕃旅途中,因避雨而停留在石佛院,触景生情,感慨时光流逝,旧迹难寻。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尘封的古寺和自然景物,表达了作者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自然美的欣赏。首句“尘埃仿佛前朝寺”,以尘埃覆盖的寺庙象征历史的沉淀和时光的流逝,营造出一种沧桑感。次句“客子今缘避雨来”,点明了作者的旅人身份和避雨的现实情境,增加了诗歌的现实感。后两句“欲访当时漫亡得,绿丛蕉并野花开”,则通过对比过去的无法寻觅和现在的自然生机,抒发了对过往的怀念和对自然的赞美。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宋代诗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尘埃仿佛前朝寺”:这句诗通过尘埃覆盖的寺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给人一种沧桑感。
- “客子今缘避雨来”:这句诗点明了作者的旅人身份和避雨的现实情境,增加了诗歌的现实感。
- “欲访当时漫亡得”: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但旧迹已无处可寻。
- “绿丛蕉并野花开”:这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抒发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力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尘埃仿佛前朝寺”中的“仿佛”是一种比喻,将尘埃覆盖的寺庙比作前朝的遗迹。
- 对比:“欲访当时漫亡得,绿丛蕉并野花开”中的对比,突出了过去的无法寻觅和现在的自然生机。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自然美的欣赏。通过描绘一个尘封的古寺和自然景物,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自然的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尘埃: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
- 前朝寺:象征过去的时光和历史的遗迹。
- 绿丛蕉并野花开:象征自然的生机和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赵蕃 B. 苏轼 C. 杜甫 D. 李白 答案:A
-
诗中提到的“前朝寺”象征什么? A. 现在的寺庙 B. 过去的时光 C. 未来的寺庙 D. 现在的时光 答案:B
-
诗中的“绿丛蕉并野花开”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悲伤 B. 愤怒 C. 赞美 D. 厌恶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题西林壁》:同样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赞美和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 杜甫的《春望》: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诗词对比:
- 赵蕃的《冲雨投宿石佛院次季承留题韵二首》与苏轼的《题西林壁》: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但赵蕃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而苏轼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这首诗,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诗歌史》:详细介绍了宋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赵蕃的诗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