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酬智叔三赐之辱兼戏杨理曹二首》
时间: 2025-02-04 16:24:4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敬酬智叔三赐之辱兼戏杨理曹二首
陈师道 〔宋代〕
险韵廋词费讨论,真持布鼓过雷门。
更看九日台头句,未用三人月下樽。
镜里黄花明白发,海边赤脚踏长鲲。
从来相戒莫打鸭,可打鸳鸯最后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中种种琐事的感慨,提到诗歌创作的艰难,以及对朋友的调侃和对生活的哲思。开头提到险韵和瘦词的争论,接着提到过雷门时的鼓声,反映了对前路的期望与不安。接下来提到九日台上的诗句,暗示着朋友间的交流与默契。镜子里映出的黄花和白发,象征着岁月的流逝,海边赤脚踏鲲则是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最后一句则是对朋友间相互调侃的哲理思考,强调了友谊的珍贵。
注释:
- 险韵:形容诗句的韵脚复杂,难以把握。
- 廋词:指精简而有力的词句。
- 雷门:传说中的一个地方,象征着艰难的旅程。
- 九日:指重阳节,常与长寿和团圆相关联。
- 镜里黄花:比喻岁月的流逝,黄花象征美好时光的逝去。
- 赤脚踏长鲲:鲲是传说中的大鱼,象征着自由与广阔的海洋。
- 打鸭、鸳鸯:这里的“打”是调侃的意思,指的是对待朋友间的嬉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师道(约1040-1100),字允明,号直斋,宋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内容多涉及生活、哲理和朋友间的情谊,常以幽默的方式表达深刻的思想。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宋代,时期社会动荡,文人之间的交往显得尤为重要。诗人在此背景下写下此诗,既是对生活的反思,也是对朋友之间情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精炼的语言和深刻的思考吸引了读者。开篇通过对险韵和廋词的描写,隐喻了诗人创作过程中的艰难,展现了他对诗歌艺术的追求与反思。“真持布鼓过雷门”则暗示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和勇敢面对挑战的决心。接下来的“更看九日台头句”,则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相聚的渴望与欣喜。
“镜里黄花明白发”是一种哲思的体现,通过黄花与白发的对比,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而“海边赤脚踏长鲲”则表现了诗人渴望自由与自然的心态,传达了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理想。最后两句则是对友谊的深刻理解与玩笑,显示出诗人对生活乐观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时间与友谊的深刻思考,蕴含着浓厚的人文关怀,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险韵廋词费讨论:形容诗歌创作的艰难,表达了对艺术的追求。
- 真持布鼓过雷门:描绘出一种勇气与希望,象征着面对未来的勇敢。
- 更看九日台头句:透露了对友谊的珍视,暗指重阳节的团聚。
- 未用三人月下樽: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沟通。
- 镜里黄花明白发:对时间流逝的感悟,黄花象征美好岁月,白发象征衰老。
- 海边赤脚踏长鲲:表现了对自然与自由的向往。
- 从来相戒莫打鸭:强调朋友间的相互尊重与调侃。
- 可打鸳鸯最后孙:以轻松幽默的语气,展现了对友谊的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镜里黄花”比喻岁月,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展现出对仗工整的特点,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通过“赤脚踏长鲲”传达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夸张手法使情感更为强烈。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对生活、时间、友谊的深刻思考为主线,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感悟与幽默,同时也体现了对友谊的珍视与欢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花:象征青春与美好时光的流逝。
- 白发:象征岁月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
- 鲲:象征自由与广阔的自然。
- 鸭、鸳鸯:代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友谊与嬉戏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险韵廋词”指的是什么? A. 对诗歌的讨论
B. 对词句的精简
C. 对创作的艰难
D. 对艺术的追求 -
“镜里黄花明白发”中的“黄花”象征什么? A. 年轻
B. 美好时光
C. 友谊
D. 自由
答案: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赠友人》:王维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陈师道的作品与王维的《赠友人》:两者均表现出对友谊的珍视,但陈师道的作品更具幽默感与哲理思考,而王维的作品则更为深沉和含蓄。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陈师道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