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四首》

时间: 2024-09-19 22:09:31

狐鸣工作崇,鸦噪每为凶。

鲁观初尸罪,丘门永削踪。

谋身真有窟,凿趾欲无墉。

力击延龄去,堂堂似亢宗。

意思解释

再和四首

原文展示:

狐鸣工作崇,鸦噪每为凶。鲁观初尸罪,丘门永削踪。谋身真有窟,凿趾欲无墉。力击延龄去,堂堂似亢宗。

白话文翻译:

狐狸的鸣叫声使得工作更加繁忙,乌鸦的喧闹总带来凶兆。鲁国的观念最初是为了惩罚罪过,而丘陵的门口却永远消失了踪影。谋划生存确实有其隐秘的处所,想要挖掘根基却又无从着手。努力追求延年益寿,气势如同亢宗一样高昂。

注释:

  • 狐鸣:狐狸的叫声,传说中常与预兆有关。
  • 工作崇:形容工作繁重。
  • 鲁观:指鲁国的观察,可能是对古代的风俗或法度的指责。
  • 丘门:丘陵的门,象征着隐藏的地方或失落的事物。
  • 谋身真有窟:意味着生存的策划和秘密之地。
  • 凿趾:表示在某种程度上受到限制或阻碍。
  • 延龄:延长寿命。
  • 亢宗:古代传说中的神,象征权力与高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宋代著名诗人,字仲明,号梅溪,生于北宋末年,卒于南宋初年。他的诗风豪放,形式多样,常常借古讽今,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个人情感的抒发。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与批判。他通过狐鸣、乌鸦等意象,表达对未来的不安与对历史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意象的构建上极具特色,通过动物的鸣叫声与凶兆的联系,传达出一种紧迫的社会氛围。开头两句“狐鸣工作崇,鸦噪每为凶”通过动物的形象寓意人们在动荡不安的环境中难以安生,工作变得艰难而繁重。接下来的“鲁观初尸罪,丘门永削踪”则是一种历史的追溯,表现出对过去法律与道德的反思,尤其是对鲁国文化的批判,提示人们要警惕历史的重演。

后面几句“谋身真有窟,凿趾欲无墉”则转向个人的生存困境,隐喻人生的无奈与困惑,表现出对生存的深切思考。最后的“力击延龄去,堂堂似亢宗”则是对人生理想的追求,表达了希望与力量,尽管面临着重重困难,依然希望能延续生命,追求更高的理想与境界。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狐鸣工作崇”:狐狸的叫声使得工作更加繁忙,暗示工作环境的压力。
    • “鸦噪每为凶”:乌鸦的吵闹总是带来不祥的预兆,表现出社会的不安。
    • “鲁观初尸罪”:提到鲁国的法度,象征对罪恶的惩罚。
    • “丘门永削踪”:丘陵的门口消失,隐喻历史的遗忘与失落。
    • “谋身真有窟”:生存的秘密之地,表达人生的复杂与隐秘。
    • “凿趾欲无墉”:想要探寻根基却受到限制,表现出对自由的渴望。
    • “力击延龄去”:追求长寿与力量,展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度。
    • “堂堂似亢宗”:气势如同高贵的神祇,表现出自信与希望。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拟人(如狐鸣、鸦噪),对仗工整的句式,富有节奏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个人生存与理想追求的思考,展现出一种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未来的期待,体现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意象分析:

  • 狐鸣:象征着不安和繁重的工作。
  • 鸦噪:预示着不祥的兆头。
  • 鲁观:历史与文化的反思。
  • 丘门:象征失落与隐秘的生存状态。
  • 延龄:对生命的追求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动物有哪几种? a) 狐狸,乌鸦
    b) 鹰,鸽子
    c) 狗,猫

  2. “丘门永削踪”中的“丘门”象征什么? a) 事业
    b) 隐秘的生存状态
    c) 遗忘的历史

  3.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什么? a) 对未来的恐惧
    b) 对历史的反思与对理想的追求
    c)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

  1. a) 狐狸,乌鸦
  2. b) 隐秘的生存状态
  3. b) 对历史的反思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刘克庄与杜甫的作品均反映了对社会的关切,但刘克庄更侧重于个人生存的隐秘与挣扎,而杜甫则多描写国家的沧桑与个人的苦难。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刘克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