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兴》

时间: 2025-01-11 19:52:07

古道迢迢人迹稀,羸骖欹帽远村归。

正看日暮羊牛下,又见月明乌鹊飞。

僧院疏钟出林岫,渔家微火耿窗扉。

闲游要是幽人事,草露从教湿短衣。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古道迢迢人迹稀,
羸骖欹帽远村归。
正看日暮羊牛下,
又见月明乌鹊飞。
僧院疏钟出林岫,
渔家微火耿窗扉。
闲游要是幽人事,
草露从教湿短衣。

白话文翻译:

古老的道路漫长而偏僻,人迹稀少;
瘦弱的马驮着主人的帽子,缓缓返回远处的村庄。
正看着日落时分,羊和牛正向归家,
又看到明亮的月光下,乌鸦和喜鹊在飞翔。
寺院的钟声从树林中传出,
渔家的微弱火光映照着窗扉。
闲游的乐趣若是隐士的生活,
那么草上的露水就会打湿我的短衣。

注释:

字词注释

  • 迢迢:形容路途遥远。
  • :稀少,稀疏。
  • 羸骖:羸弱的马。
  • 欹帽:歪斜的帽子,此处形容主人帽子斜歪在马背上。
  • :山峦,山峰。
  • :明亮的样子。
  • 幽人:隐居的人,寻求宁静的人。

典故解析: 此诗虽无明显典故,但隐含了道家追求隐逸生活的思想,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出生于浙江绍兴。他一生经历了国家的沦陷与个人的失意,作品多反映其爱国情怀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归兴》创作于陆游晚年,时值南宋国势衰微,诗人心系国家,常常寄情于山水之间,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往岁月的思索。

诗歌鉴赏:

《归兴》是一首描写归途的诗,诗中展现了古道、夕阳、月明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悠远的氛围。诗的开头“古道迢迢人迹稀”,描绘了偏远道路的寂寥,隐含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接着“羸骖欹帽远村归”,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归乡时的情景,体现了对故乡的眷恋。

“正看日暮羊牛下,又见月明乌鹊飞”一联,展现了自然的变幻和日夜交替的美景,日暮时分的宁静与月明下的生机形成对比,显示出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厚情感。后面“僧院疏钟出林岫,渔家微火耿窗扉”,则通过钟声和渔火,传达出一种乡村的闲适与安宁。

最后两句“闲游要是幽人事,草露从教湿短衣”,诗人以草露湿衣的方式,表达了隐逸生活的闲适和对自然的亲近。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归乡的渴望,又有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哲理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古道迢迢人迹稀”:描绘了古老长路的偏僻和人迹的稀少,暗示了诗人孤独的心境。
  2. “羸骖欹帽远村归”:羸弱的马驮着主人的帽子,表现出归乡的疲惫与不易。
  3. “正看日暮羊牛下”:夕阳西下,羊牛归家,描绘出乡村的宁静与温暖。
  4. “又见月明乌鹊飞”:明月高挂,乌鵲飞翔,表现出自然的美丽与生机。
  5. “僧院疏钟出林岫”:寺庙的钟声从山林中传来,增添了诗的禅意与宁静。
  6. “渔家微火耿窗扉”:渔家微弱的火光透过窗户,呈现出温馨的乡村生活。
  7. “闲游要是幽人事”:隐士般的生活方式,体现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8. “草露从教湿短衣”:草上的露水打湿了短衣,象征着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日暮羊牛”和“月明乌鹊”。
  • 意象:通过“古道”、“夕阳”、“月明”等意象,营造出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心灵的宁静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道:象征人生的旅程与历史的沧桑。
  • 夕阳:代表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月明:象征希望与光明。
  • 僧院:象征宁静与心灵的寄托。
  • 渔家:体现了平凡生活的温暖与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羸骖”指的是什么? A. 魁梧的马
    B. 瘦弱的马
    C. 骏马

  2. 诗中描绘的时间是哪个时段? A. 早晨
    B. 正午
    C. 黄昏

  3.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繁华生活的向往
    B.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C. 对城市生活的厌倦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杂诗》 by 王维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陆游的《归兴》与王维的《山中杂诗》都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美好,前者侧重于归乡的情感,后者则通过山水描绘出一种超然的宁静。两首诗在意境上相辅相成,各具风格,反映出不同的生活态度与情感寄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陆游诗集》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