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时间: 2025-01-23 04:23:4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苏轼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
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
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
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处,空翠烟霏。
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
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
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正暮一作正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写的是情感与自然的结合,开头描绘了风卷潮来,潮水又无情地退去,问钱塘江边的西兴浦口,傍晚的余晖映照几度。无需去思索过去与现在,仰望和俯视之间,昔日的人已不复存在。谁能像我东坡一样,白发苍苍却仍然无忧无虑?
我记得在西湖西边的地方,正是暮色山色最美的时光,空中弥漫着烟雾。算起来,能与诗人相知的人,如我与君这样的确不多。期望在未来的某一年,再次回到东边的海道,希望与谢公的高雅志趣不会相违背。西州的路,不必回头,让我为你沾衣而去。最后一句“正暮一作正春”暗含着春天的希望。
注释:
- 有情风:形容风带着情感,似乎有灵性。
- 无情送潮归:潮水的退去,冷漠无情。
- 西兴浦口:指钱塘江西侧的兴浦,风景宜人。
- 俯仰:指仰望和俯视,表示时间的流逝。
- 东坡老:指自己,东坡是苏轼的号,象征着老而无忧的境界。
- 谢公:指谢灵运,著名的诗人,代表文人雅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他的诗词风格豪放,情感真挚,常常蕴含深刻的哲理。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苏轼晚年,他经历了政治上的波折,流亡生涯使其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感悟。词中表达了对好友的思念,也寄托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是一首情感深邃的词作,展现了苏轼对自然、人生以及友情的独特理解。开篇的“有情风万里卷潮来”与“无情送潮归”,通过对比,表现出自然的无情与人情的有情。诗中提到的西兴浦口的斜晖,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美好的瞬间的珍贵。
在词的中段,苏轼自问“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表现出他对自己人生状态的哲理思考,尽管年岁已高,但内心依然无忧无虑,表明他对世事的看淡与包容。接着,回忆起西湖的美景,既是对过往的怀念,也是对未来的期许,诗人希望未来能与友人再聚,继续追寻高雅的志趣,显示了对友谊的珍视。
最后两句“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更是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向往,表达了对友情的执着与希望。整首词在情感的层次上层层递进,既有对过往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展望,体现了苏轼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描绘了风的力量与潮水的自然状态,展现了自然的两面性。
-
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设问,强调了时间的流逝,暗示诗人对往昔的回忆。
-
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表达对时间的淡然,不再纠结于过去与现在的对比。
-
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自我认知,虽然年老,但心境依然自在。
-
记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处,空翠烟霏:描绘西湖的美景,反映出诗人对美的向往。
-
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对朋友的珍惜与感慨,强调相知的难得。
-
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期望未来的重聚,表达对友谊的期待。
-
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不必回头,展现了对未来的信心与希望。
修辞手法:运用了对比(有情与无情)、设问、比喻等修辞手法,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引发对人生与友情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魅力。
主题思想:整首词围绕着时间的流逝、人生的感悟以及对友情的珍视,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乐观态度。
意象分析:
- 风:象征着变化与无情。
- 潮:代表时间的流转与无常。
- 西湖:象征着美好与记忆。
- 斜晖:暗示时间的流逝与余晖的短暂。
- 白首:象征着年老与成熟的心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本词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苏轼
- D. 白居易
-
词中提到的“西兴浦口”位于哪个江上?
- A. 黄河
- B. 长江
- C. 钱塘江
- D. 淮河
-
词中提到的“东坡老”指的是谁?
- A. 苏轼
- B. 陆游
- C. 欧阳修
- D. 王安石
答案:
- C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苏轼的《八声甘州》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表现了对人生的感悟,但苏轼更注重友情与自然的结合,而李白则更强调豪放与饮酒的洒脱。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