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
时间: 2025-01-10 23:19:2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蓦山溪
作者: 史可堂 〔宋代〕
危阑看月,番做听秋雨。
一滴一声愁,似相伴离人悲苦。
笼香袖冷,独立倚西风,
红叶落,菊花残,都是关情处。
如何排遣,赖有高阳侣。
长啸酒垆边,且同赋秋娘词句。
山翁醉矣,一笛小楼空,
思往事,看孤云,目断征鸿去。
白话文翻译:
站在危阑上看明月,仿佛又听到秋雨的声音。
每一滴雨声都带着愁苦,似乎在陪伴离人的悲伤。
香气弥漫的衣袖凉了,独自倚着西风,
红叶飘落,菊花已残,都是触动人心的地方。
如何排解这份忧愁,幸而有高阳的朋友在旁。
长啸在酒垆边,且与朋友共赋秋天的词句。
山翁已醉,楼中只剩一管笛声,
追忆往事,看那孤云,目送远去的鸿雁。
注释:
- 危阑:高高的栏杆。
- 番做:仿佛。
- 笼香:指香气萦绕。
- 高阳侣:指高阳的朋友,可能是指友人或志同道合之人。
- 长啸:高声呼啸,多用于抒发情感。
- 山翁:指老者,可能暗指诗人自身。
- 征鸿:指远行的鸿雁,象征离别和思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史可堂,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以抒情见长,风格清新雅致,常表达对自然的感悟及个人情感的抒发。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秋季,诗人通过描写秋夜的景象,表达了对离别与孤独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际关系的重视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蓦山溪》是一首以秋景为背景的抒情诗,诗中通过描写月光、秋雨、落叶、菊花等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伤与内心的孤独。开头“危阑看月,番做听秋雨”便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秋意的夜晚,诗人一边欣赏明月,一边倾听秋雨,似乎在倾诉他对过往的思念。
接下来的“一滴一声愁,似相伴离人悲苦”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雨声不仅是自然的声音,更是诗人内心愁苦的映射。诗人试图通过“高阳侣”的陪伴来排遣心中的忧愁,但内心的孤独感依然存在。长啸与酒的结合,显示出诗人对生活的洒脱与豁达,似乎在告诉人们,虽然人生充满离别和忧愁,但仍应以乐观的态度面对。
最后,山翁醉矣,笛声空荡,孤云和征鸿的意象恰如其分地传达了诗人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思考。这种情感的深邃与自然景象的融合,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思索与人文的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危阑看月:高高的栏杆上凝视明月,营造出孤独的氛围。
- 番做听秋雨:仿佛又听到秋雨的声音,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悟。
- 一滴一声愁:每一滴雨声都令人心生愁苦,象征内心的悲伤。
- 笼香袖冷:香气缭绕却令衣袖冰凉,暗示诗人的孤独与清冷。
- 独立倚西风:独自倚着西风,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奈。
- 红叶落,菊花残:自然景象与情感的结合,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 如何排遣:思考如何解决内心的忧愁。
- 赖有高阳侣:有朋友在身旁,使诗人感到一丝安慰。
- 长啸酒垆边:在酒边高声长啸,表现出一种洒脱与豁达。
- 山翁醉矣:醉酒的老者,象征着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 思往事,看孤云:追忆往昔,目送孤云,反映对过往的思考与感慨。
- 目断征鸿去:远行的鸿雁,象征着离别与远方。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雨声似离人悲苦”,将雨声与离别的悲伤进行对比,深化情感。
- 拟人:如“笼香袖冷”,使香气具有人性化特征,表现诗人的感受。
- 对仗:如“红叶落,菊花残”,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秋天的自然景象,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离别的感慨,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与对友情的珍视,体现了诗人的豁达与洒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象征思念与孤独。
- 秋雨:暗示忧愁与情感的流动。
- 红叶:象征秋天的凋零与生命的短暂。
- 菊花:象征坚韧与不屈,亦有离别之意。
- 高阳侣:友谊的象征,带来温暖与陪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危阑”指的是什么? A. 高高的栏杆
B. 低矮的围墙
C. 河边的石头
D. 树上的鸟巢 -
“红叶落,菊花残”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欢乐
B. 愁苦
C. 希望
D. 平静 -
“长啸酒垆边”中的“长啸”最能体现诗人的哪种情感? A. 愤怒
B. 快乐
C. 洒脱
D. 悲伤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的作品,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
- 《秋夕》:杜甫的作品,描绘秋天的孤独与思考。
诗词对比:
- 《江雪》:柳宗元的作品,主题同样围绕孤独与自然,但更侧重于寒冷的意境和对生命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