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禽言 其三》
时间: 2025-01-25 23:16:2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吕望非熊亦非龙,
后车载归作三公。
庞眉皓发八十翁,
几何日月土一丛。
盍不径老磻溪风,
以文见医方自功。
西山之人不尔容,
君不见秋崖无才终不逢,
长年垂钓烟波中。
公非熊,同不同。
白话文翻译:
吕望不是熊,也不是龙,
后来的车驾载着他回去,成为三公。
他是眉毛宽阔、白发苍苍的八十老人,
几多日月像土一样一堆。
为何不直接在磻溪的风中老去,
用文字来展现自己的医术和功劳。
西山的人不容许你这样,
难道你没有看到秋崖上无才之人终究得不到机遇,
长年在烟波中垂钓。
他不是真正的熊,是否相同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吕望:指吕洞宾,古代著名的道教人物。
- 熊、龙:象征着强大的存在。
- 三公:古代指三位最高官员。
- 盍:为何。
- 磻溪:地名,寓意隐逸之地。
典故解析:
- 吕望:在道教文化中被尊称为“吕洞宾”,常被视为长生不老的象征。
- 三公:古代帝王的辅佐者,象征权力与地位。
- 垂钓:隐士生活的象征,代表着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方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宋代诗人,时人称其为“文人”,以其诗词清新、意境深远著称。他的作品常反映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三禽言》系列诗作反映了对人生、权力和隐逸的深刻思考,常在历史和现实的交错中探讨个体的选择与命运。
诗歌鉴赏:
《三禽言 其三》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诗人通过吕望这一历史人物的象征,探讨了权力、人生选择和隐逸的主题。诗的开头用“吕望非熊亦非龙”揭示了吕洞宾的身份与地位,接着“后车载归作三公”,暗示了权力与享乐的关系,但诗人随即对这种选择产生了反思。八十翁的描写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几何日月的意象则强调了人生的累积与无常。
在“盍不径老磻溪风”中,诗人提倡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选择在自然中老去,反映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此后,诗人又通过“西山之人不尔容”表明现实的无情,强调即使有才华的人也未必能在社会上获得应有的认可,借此突出人生的不平等和艰辛。最后以“长年垂钓烟波中”收尾,似乎在表达一种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吕望非熊亦非龙:开头明确人物身份,强调其不属于强大的象征。
- 后车载归作三公:说明权力的获得方式,但潜含对权力的质疑。
- 庞眉皓发八十翁:描绘年老的样子,象征智慧与经验。
- 几何日月土一丛: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平淡相对照。
- 盍不径老磻溪风:提倡隐逸生活,回归自然。
- 以文见医方自功:强调用才华展现自我。
- 西山之人不尔容:隐含对社会的批判,现实无情。
- 君不见秋崖无才终不逢:强调才华与机遇的关系。
- 长年垂钓烟波中: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公非熊,同不同:结尾反问,揭示对真实与表象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吕望与熊、龙的对比,象征权力与强者。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音韵美。
- 反问:通过“君不见”引发读者思考,增强诗的哲理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探讨了权力的表象与真实、人生选择的艰辛,以及隐逸生活的价值。诗人在历史与现实的交错中,质疑社会的标准,提倡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吕望:象征智慧与超然。
- 熊、龙:象征权力与强大。
- 磻溪:隐逸与自然的象征。
- 秋崖:无才与机遇的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吕望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权力
B. 智慧
C. 富贵
D. 战斗 -
“长年垂钓烟波中”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A. 权力
B. 名利
C. 隐逸生活
D. 战斗
答案: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渔舟唱晚》:表达隐逸生活的另一视角。
- 《秋夕》:探讨人生与自然的关系。
诗词对比:
- 方岳与李白的作品对比,李白常常表现豪放与奔放,而方岳则更倾向于细腻与哲理的思考,前者更具浪漫色彩,后者更注重内心的反省。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 《方岳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