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少卿奉使淮西》
时间: 2025-01-11 14:08:16意思解释
送少卿奉使淮西
作者: 方岳 〔宋代〕
原文展示:
金兵据城坚如石,
鞑人人关平如席。
秋高塞上沙草愁,
夜半军中羽书急。
符麟留钥汉宗姓,
风鹤为兵谢安侄。
貔貅野宿日增灶,
鼪鼯陆梁夜鸣镝。
肯携金印问钱谷,
盍上玉堂调笔墨。
时平书生坐迂阔,
气盖廷臣工激直。
烟尘所喜毛发青,
冰雪其清肝胆白。
朱雀桥深橘香美,
白鹭洲寒荻花湿。
我所思兮丁令威,
欲往从之语胸臆。
白话文翻译:
金兵占领城池,坚固如石;
鞑人把守关隘,平坦如席。
秋天来临,边塞沙草愁苦,
夜半军中,急报飞书。
符麟留钥,代表汉宗的姓氏,
风鹤为兵,谢安的侄子。
貔貅在野外宿营,日渐增添灶火,
鼪鼯在陆梁上夜间鸣叫箭矢。
愿携金印询问钱谷,
不如上玉堂调笔墨。
如今平时书生坐得悠闲,
气势盖过廷臣,直言激昂。
烟尘所喜,毛发漆黑,
冰雪其清,肝胆洁白。
朱雀桥深处,橘香四溢,
白鹭洲上,寒荻花潮湿。
我所思念的,是丁令威,
想要前往跟随他表达心声。
注释:
- 金兵:指的是金朝的军队。
- 鞑人:指的是契丹或女真族。
- 塞上:指的是边塞地区。
- 羽书:指的是飞鸽传书,急速传递信息的方式。
- 符麟:可能指代一种象征性的物品或人物。
- 貔貅:一种传说中的瑞兽,象征财富。
- 鼪鼯:一种小型哺乳动物,夜间活动。
- 玉堂:指的是文人墨客聚集的地方,象征书卷气。
- 丁令威:历史人物,可能是诗人所钦佩的对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字子安,号山人,宋代著名诗人,擅长诗词,风格多样,尤其以豪放与清新见长。生于北宋时期,其作品多表现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金朝与宋朝的对立时期,表现了诗人对时局的关注与思考,同时也是对友人的送别,寄托了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歌鉴赏:
《送少卿奉使淮西》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人文情怀的诗作。全诗在描绘金兵与鞑人对边塞的威胁时,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注。尤其是“秋高塞上沙草愁,夜半军中羽书急”,通过对秋天的描写,传达出一种萧瑟与忧愁的气氛,给人以强烈的视觉与听觉的冲击。诗中对丁令威的思念,既是对友人的关心,也是对理想与追求的向往,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此外,诗中融入了丰富的意象,如“朱雀桥深橘香美,白鹭洲寒荻花湿”,不仅增强了诗的画面感,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金兵据城坚如石:金兵占领城池,形势严峻。
- 鞑人人关平如席:鞑人把守的关隘,稳固如席。
- 秋高塞上沙草愁:秋天来临,边塞的沙草显得忧愁。
- 夜半军中羽书急:夜深时,军中急报飞来。
- 符麟留钥汉宗姓:象征性的符号与汉宗的联系。
- 风鹤为兵谢安侄:风鹤象征兵力,提及历史人物。
- 貔貅野宿日增灶:瑞兽貔貅在野外宿营,火焰渐旺。
- 鼪鼯陆梁夜鸣镝:鼪鼯在夜间鸣叫,暗示战事。
- 肯携金印问钱谷:希望携带金印询问物资。
- 盍上玉堂调笔墨:不如上文人之堂,挥洒笔墨。
- 时平书生坐迂阔:和平时,书生坐得悠闲自在。
- 气盖廷臣工激直:书生气势超越廷臣,直言不讳。
- 烟尘所喜毛发青:战乱中,青黑的头发显得特别。
- 冰雪其清肝胆白:冰雪般的清白,表明清白之志。
- 朱雀桥深橘香美:朱雀桥深处,橘香扑鼻。
- 白鹭洲寒荻花湿:白鹭洲上,寒荻花露重。
- 我所思兮丁令威:我心中思念的,是丁令威。
- 欲往从之语胸臆:想去跟随他,表达心中所想。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金兵据城坚如石,鞑人人关平如席”,形成鲜明的对比。
- 比喻:金兵与城池的比喻,加深了紧迫感。
- 象征:貔貅、羽书等象征战乱与希望,象征意义深远。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国家局势的忧虑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中通过描绘边塞的战乱与自然美景,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与对理想的追求,寄托了对和平与友情的向往。
意象分析:
- 边塞环境:展现了战乱带来的愁苦。
- 自然意象:如“朱雀桥”、“白鹭洲”,象征美好与宁静。
- 人文情怀:丁令威的提及,体现了诗人与历史的联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金兵据城坚如石,这句的意思是:
- A. 金兵的城池非常坚固
- B. 金兵占领的城池坚固如石
- C. 金兵的士兵非常勇猛
-
诗中提到的“丁令威”指的是:
- A. 一位文人
- B. 一位将领
- C. 一位历史人物
-
“秋高塞上沙草愁”中,诗人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秋天的喜爱
- B. 对战争的忧虑
- C. 对自然的敬畏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表现了对国家局势的忧虑,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
- 《将进酒》:强调人生的豪放与饮酒之乐,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方岳诗文集》